在昔尼父圣,韦编尚三绝。
况于章句儒,未晓八卦列。
相看五十馀,行事无一达。
坐见悔吝丛,举足防磋跌。
日昃乃研思,犹幸非大耋。
微言讵可寻,斯理庶不灭。
寡过殊未能,岂厌丁宁说。
是时秋雨开,凉风起天末。
蟋蟀吟堂阶,疏林延夕月。
草木得坚成,吾人珍晚节。
亮哉岁寒心,不变霜与雪。
忧患自古然,守之俟来哲。

【注释】

①尼父:孔子,孔子姓孔,字仲尼,鲁国人,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被尊称为“至圣”。②韦编三绝:传说孔子读《易经》非常勤奋,连编联竹简的牛皮绳都磨断了三次。③章句儒:指专事训诂考据之学的人。④五十余:指年纪已过半百。⑤悔吝丛:犹言悔恨多端。⑥日昃:太阳向西偏,即傍晚时分。⑦微言:微妙精深的言论。⑧斯理:这种道理。⑨寡过:少过错。⑩丁宁:再三嘱咐。

【赏析】

这是一首五律。诗中表达了作者在晚年仍不忘学习、勤勉求索的思想感情。

第一联:“在昔尼父圣,韦编尚三绝。”诗人以孔子为楷模,说自己虽年近古稀,但仍然孜孜不倦地钻研学问,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像孔子那样成为一位博古通今的大学者。

第二联:“况于章句儒,未晓八卦列。”这两句是说,自己虽然已经懂得了一些经典文献中的文句,但是对其中的奥义和规律还没有完全理解透彻,需要进一步学习和探索。

第三联:“相看五十馀,行事无一达。”这里诗人用“相看”来表示对彼此的认识和了解,用“五十馀”来表示自己与对方年龄相当。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无常、人生易老的感慨。同时,也表明了自己在学问上还有许多不足之处,需要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水平。

第四联:“坐见悔吝丛,举足防磋跌。”这两句是说,在面对生活中的种种诱惑和困难时,自己始终牢记着孔子的教诲,谨慎小心地对待每一件事。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充满期待和信心的心情。

第五联:“日昃乃研思,犹幸非大耋。”这两句是说自己在晚年仍然保持着勤勉好学的习惯,希望能够继续发挥自己的才智为国家和人民做出更大的贡献。同时,也表现出了诗人对于生命价值的高度认识和追求。

第六联:“微言讵可寻,斯理庶不灭。”这两句是说,尽管自己对于某些微妙精深的道理仍然难以理解透彻,但是这些道理本身却是永恒不变的真理,值得我们去不断地探索和学习。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知识和智慧的珍视和追求。

第七联:“寡过殊未能,岂厌丁宁说。”这两句是说自己虽然在学习和实践中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但是并不气馁或满足于现状,而是不断地提醒自己要注意言行举止,避免犯错误。同时,也表现出了诗人对于自身修养的要求和追求。

第八联:“是时秋雨开,凉风起天末。”这两句是描写了秋天的景象,暗示了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社会风貌。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向往之情。

第九联:“蟋蟀吟堂阶,疏林延夕月。”这两句是写蟋蟀在庭院里鸣叫的情景,以及稀疏的树林中倒映着晚月的景象。通过这些细节描绘,诗人营造了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生活的感悟和感慨。

第十联:“草木得坚成,吾人珍晚节。”这两句是说草木经过长时间的生长才能变得坚韧有力,同样地,人也应该珍惜自己生命中的宝贵时光,努力追求更高的境界和成就。同时,也表明了诗人对于人生的积极态度和坚定信念。

第十一联:“亮哉岁寒心,不变霜与雪。”最后两句是表达诗人对自己品质的赞美和肯定。诗人认为,在严寒的岁月里依然保持着一颗明亮的心,这种精神是非常值得赞扬和学习的。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坚持正义和真理的信念和决心。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之作,通过描写春秋时期的孔子及其弟子颜回等人的事迹,表达了诗人对于知识、学问和道德修养的追求和思考。全诗语言简练、意蕴深远,既有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和赞颂,也有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和反思,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尚的品德风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