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临瓜步,銮舆去石头。
蕃文来督府,降表送苏州。
杀戮神人哭,腥污郡邑愁。
依山成斗寨,保水得环洲。
国士推司马,戎韬冠列侯。
师从黄钺陈,计用白衣舟。
曹沫提刀日,田单伏锸秋。
春旗吴苑出,夜火越江浮。
作气须先鼓,争雄必上游。
军声天外落,地势掌中收。
征虏投壶暇,东山赌墅优。
莫轻言一战,上客有良谋。

烽火临瓜步,銮舆去石头。

蕃文来督府,降表送苏州。

杀戮神人哭,腥污郡邑愁。

依山成斗寨,保水得环洲。

国士推司马,戎韬冠列侯。

师从黄钺陈,计用白衣舟。

曹沫提刀日,田单伏锸秋。

春旗吴苑出,夜火越江浮。

作气须先鼓,争雄必上游。

军声天外落,地势掌中收。

征虏投壶暇,东山赌墅优。

莫轻言一战,上客有良谋。

【注释】

上吴侍郎阳:指唐代诗人李白。

上句“烽火临瓜步”,写唐朝初年,在瓜州与南唐交界处的烽火台。下句“銮舆去石头”,写唐朝初年,唐太宗从金陵(今南京)出发去扬州的行宫(今南京狮子山南麓)。瓜步、石城都是当时的地名。

蕃文:吐蕃使者。

下句“降表送苏州”,是说吐蕃使者送来投降表,表示归顺。

杀:这里指杀戮。

下句“腥污郡邑愁”,意思是使全郡百姓都为之忧愁。

“依山成斗寨”:依着山势建起了堡垒。

“保水得环洲”:保卫着江河的水,得到一片土地。

两句诗的意思是说:在瓜州与石城的交界处建起了城堡,保卫着长江的水流,得到了大片土地。

上句“国士推司马”,指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的才智和谋略。

下句“戎韬冠列侯”:他的军事才能超过许多将领。

两句诗说的是:诸葛亮的才智和谋略超过许多将领。

下句“师从黄钺陈”,是说军队跟着皇帝的仪仗走。

下句“计用白衣舟”,是说计谋是用白纸写成的。

曹沫:春秋时鲁国人,以勇猛善战著称。

下句“田单伏锸秋”:田单是战国时期齐国的名将,以智勇双全而闻名。

下句“春旗吴苑出”,是说春天的旗帜在吴地(今江苏苏州一带)出现。

下句“夜火越江浮”,意思是夜里火光映照江面。

下句“作气须先鼓”,是说要发动攻势必须先鼓舞士气。

下句“争雄必上游”:争夺霸权必须占据有利地形,即上游。

军声:“军声”在这里是比喻,意思是说军事行动的气势。

天外:天上;这里指军中。

地势:“地势”在这里也是比喻,意思是说作战时的地理形势。

掌中:手中;这里指指挥作战的地形地貌。

征虏:即东晋大将谢玄。

东山:即谢安,字安石,东晋时宰相。

上二句是说谢玄在东晋时期,曾经闲居在家,后来重新出来参与政治,为国效力。

上二句是说谢安闲居在家的时候,常常到东山别墅游玩。

上一句“莫轻言一战”,意思是不要轻易地说打一仗。

上一句“上客有良谋”,意思是说有高明的计谋的人才是上等客人。

赏析:这首诗是李白在长安时所作。前四句写唐朝初期,在瓜州与石城边界上建起了城堡,保护着长江的水流,得到了大片土地,并且有高超的军事才能和策略。后四句写诸葛亮辅佐刘备治理蜀地,用兵如神;而谢安却隐居在家,享受着山水风光。最后两句表明自己并不轻视战争,而是有高明的计策才能取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