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县百里内,胡兵过如织。
土人每夜行,冬深月初黑。
扶柩巳南来,幸至先人域。
合葬亦其时,仓卒未可得。
停车就道右,予也闻日食。
魂魄依祖考,即此幽宫侧。
三年卜天道,墓槚茂以直。
黾勉臣子心,有怀亦焉极。
悲风下高原,父老为哀恻。
其旁可万家,此意无人识。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赠卫八处士》。诗中描述了卫八处士及其家族在战乱中艰难生存的情景,以及他们对于生死离别的感慨。

诗的第一句“十二月十九日奉先妣稿葬”描述了卫八处士在十二月十九日为他的祖母和母亲进行葬礼的情景。这里的“先妣”指的是已经去世的母亲,“稿葬”则是指在家中进行简单而朴素的葬礼。

第二句“娄县百里内,胡兵过如织”描绘了战乱时期的环境,胡兵经过的地方如同织布机一般密集。这里通过“织布机”这一形象,生动地表达了战争带来的混乱和破坏。

第三句“土人每夜行,冬深月初黑”描绘了当地百姓在寒冷的冬天里,为了躲避战火而不得不日夜行走的情况。这里的“月黑”则是指夜晚没有月光,使得整个村庄显得更加荒凉、黑暗。

第四句“扶柩巳南来,幸至先人域”描述了卫八处士带着棺材来到先人的墓地,希望在那里找到安宁。这里的“先人域”指的是先祖的墓地,象征着对祖先的怀念和敬仰。

第五句“合葬亦其时,仓卒未可得”则表达了在战乱时期,人们往往无法实现合葬的愿望,只能匆匆忙忙地完成葬礼,心中充满了遗憾和无奈。

第六句“停车就道右,予也闻日食”描述了卫八处士在停车等待的时候听到有人报告日食的情况。这里的“日食”是指太阳被月球遮挡,导致阳光无法照射到地面的现象。

第七到第十句分别描述了卫八处士和他的家人对于生死离别的感慨。他感到自己的魂魄依附在祖辈和考妣身边,仿佛就在幽静的宫墙旁边。他们对于三年后的天道吉凶占卜,希望能够找到一个合适的墓地安葬。同时,他们也努力保持臣子的忠诚和孝顺之心,希望能够表达出内心的哀痛。

最后一句“悲风下高原,父老为哀恻”描写了战乱时期的凄凉景象,风吹过高原,带来了悲伤的气息。这里的“父老”指的是当地的老人,他们的悲伤和哀伤是可以理解的。

这首诗通过对卫八处士家族在战乱中艰难的生活情景的描述,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同时,它也表达了人们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