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肉六国啖神州,六国之士皆秦雠。
剑一发,亡荆轲,筑再举,诛渐离。
博浪沙中中副车,仓海神人无奈何。
自言王者定不死,岂知天意亡秦却在此。
陨石化,山鬼言,天意茫茫安可论。
扶苏未出监上郡,始皇不死雠人刃。
《秦肉六国啖神州》是一首充满历史与战争气息的古诗,表达了诗人对秦国灭亡六国后所进行的残酷行为的不满和愤怒。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 秦肉六国啖神州:这一句诗意味着秦国将其他国家的人民视为食物,形容了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的残暴统治,也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之间激烈的争斗和相互吞并的历史现实。
- 六国之士皆秦雠:这里的“秦雠”指的是秦与六国之间的敌对关系,六国的人才都是与秦国为敌的,表达了诗人对六国人才被秦国利用的愤慨。
- 剑一发,亡荆轲:这句话描述了荆轲刺秦王的故事,荆轲用一把普通的剑刺杀秦王,象征着普通人的反抗精神和英勇行为。
- 筑再举,诛渐离:渐离是著名的战国刺客之一,这里提到他再次举起筑(一种武器)来刺杀秦王,展现了刺客们为了信念不惜牺牲生命的精神。
- 博浪沙中中副车:博浪沙是地名,这里可能指代某个具体的事件或地点,中副车暗示着刺杀行动的失败,但这种失败也展示了刺客们的不屈不挠。
- 仓海神人无奈何:这里的“仓海”可能指的是大海,而“神人无奈何”则表达了即使有神灵和神仙的存在,也无法改变这一悲剧的命运。
- 自言王者定不死:这句诗表明即使是最强大的统治者也不能幸免于难,体现了诗人对权力斗争残酷性的深刻理解。
- 岂知天意亡秦却在此:天意似乎在提醒世人,即使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也可能因自己的错误而灭亡,这是对秦始皇最终命运的预言。
《秦肉六国啖神州》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人性、权力和命运的深刻探讨。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古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同时也能体会到诗人对于正义和真理的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