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天之东,其处有黄金之宫,上界帝子居其中。
欲往从之,水波雷骇。
几望见之,以风为解。
徐福至彼,止王不来。
至今海上人,时见城郭高崔嵬。
鼋鼍喷沫,声如宫商。
日月经之,以为光明。
或言有巨鱼,身如十洲长。
几化为龙不可当,一旦失水愁徬徨。
北冥之鲲,有耶无耶。
又言海中之枣大如瓜,枣不实,空开花。
但见鲸鱼出没,凿齿磨牙。
昔时童男女,一去不回家。
东浮大海难复难,不如归去持鱼竿。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题为《古风》。全诗如下:

大海天之东,其处有黄金之宫。
上界帝子居其中。
欲往从之,水波雷骇。
几望见之,以风为解。
徐福至彼,止王不来。
至今海上人,时见城郭高崔嵬。
鼋鼍喷沫,声如宫商。
日月经之,以为光明。
或言有巨鱼,身如十洲长。
几化为龙不可当,一旦失水愁彷徨。
北冥之鲲,有耶无耶。
又言海中之枣大如瓜,枣不实,空开花。
但见鲸鱼出没,凿齿磨牙。
昔时童男女,一去不回家。
东浮大海难复难,不如归去持鱼竿。

逐句翻译及注释如下:

  1. 大海天之东,其处有黄金之宫。
  • 这句表达了一种神秘而宏伟的景象,暗示着大海的深处隐藏着一个辉煌的地方,那里如同一座黄金宫殿。
  1. 上界帝子居其中。
  • “上界帝子”指的是神话中的神仙,他们居住在天上,这里指代那些在海底的神秘存在。
  1. 欲往从之,水波雷骇。
  • 表示想要追随这些神秘生物,但面对波涛和雷电的惊骇,感到畏惧和无法前进。
  1. 几望见之,以风为解。
  • 试图通过借助风力来观察这些神秘的生物,希望能找到一个方法接近它们。
  1. 徐福至彼,止王不来。
  • 徐福是秦始皇时期的方士,传说他曾到过蓬莱仙山,与仙人相会,但最终未能返回人间。
  1. 至今海上人,时见城郭高崔嵬。
  • 至今仍有人在海上看到高耸入云的城市遗迹,可能是古代的遗址或传说中的仙岛。
  1. 鼋鼍喷沫,声如宫商。
  • 鼋和鼍是古代神话中的水兽,它们喷出水花,声音如同音乐中的宫商之声,形容声音美妙动听。
  1. 日月经之,以为光明。
  • 太阳和月亮经过海面,给海面增添了一抹明亮的光辉。
  1. 或言有巨鱼,身如十洲长。
  • 有人说海里有大鱼,它们的体型庞大如十洲岛那样长。
  1. 几化为龙不可当,一旦失水愁徬徨。
  • 这种巨大的海洋生物可能化成龙形,但一旦失去水分就会陷入困境,变得迷茫无助。
  1. 北冥之鲲,有耶无耶。
  • 北方的鲲鹏(一种传说中的神鸟),有还是没有?这是一个哲学问题,象征着未知与存在的探索。
  1. 又言海中之枣大如瓜,枣不实,空开花。
  • 海中有一颗大枣,虽然果实并不饱满,但却盛开着美丽的花朵。这可能是一种隐喻,表达虚无缥缈的美丽。
  1. 但见鲸鱼出没,凿齿磨牙。
  • 只能看见鲸鱼在水中游动,它们的牙齿锋利无比,能够轻易地切割物体。
  1. 昔时童男女,一去不回家。
  • 从前有一群天真的儿童,一旦离开就再也没有回来。这句话反映了人们对于未知的恐惧和对家的依恋。
  1. 东浮大海难复难,不如归去持鱼竿。
  • 在茫茫的大海上漂泊生活非常艰难,不如回到岸边,手持渔竿享受平静的生活。这是一种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通过对大海的描述,传达了人类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家国情怀的怀念。通过对神话传说中的描述和象征手法的使用,使诗歌充满奇幻色彩和哲理意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