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家亭障接山南,光禄台空倚夕岚。
戍卒耕田烽火寂,唯馀城下一茅庵。

注释:古北口,位于今天的北京市密云县,历史上曾是军事要塞。汉家亭障接山南,光禄台空倚夕岚。汉家,指汉朝的边防。亭障,是古代的一种边防设施,用来防御敌军的入侵。这里的“亭障接山南”指的是古北口一带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可以抵御敌军的进攻。光禄台,是东汉末年曹操设立的一个官署,后来演变为光禄寺。它位于古北口附近,曾经是一个重要的军事指挥中心。倚夕岚,形容夕阳斜照在山上,景色美丽。戍卒耕田烽火寂,唯馀城下一茅庵。戍卒,是指守卫边疆的士兵。他们平时负责巡逻和警戒,夜晚则在营帐中休息。耕田烽火寂,描绘了士兵们辛勤劳作的场景。烽火,古代用于传递军情的烟火信号。寂静的烽火象征着和平与宁静。唯馀城下一茅庵,描述了这座古老的城池只剩下一座简陋的茅草小屋。茅庵,即茅草搭成的屋子,是古人居住的地方。这里的“唯馀”二字,表示这座茅庵已经废弃,不再有人居住。赏析:这首诗通过描写古北口的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展现了一幅壮丽而宁静的画面。诗人以“汉家亭障接山南,光禄台空倚夕岚”开篇,便将读者带入了这个充满历史沧桑感的世界。接下来,“戍卒耕田烽火寂,唯馀城下一茅庵”两句,更是将这个场景推向了高潮。烽火、茅庵等元素的运用,既体现了古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敬畏之情,也反映了战争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古北口这一重要历史遗址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和平的向往。同时,诗中的意象和情感也与诗歌的整体风格相得益彰,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艺术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