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残响檐溜,始知是秋雨。
滴沥差可人,荒阶咽蛩语。
迢迢鸡后鸣,漏刻浩难数。
重温秋衾梦,今宵又何许。
闲愁来何从,残梦去无绪。
翻经义未了,聊可排尘虑。
老喜尝新粇,寒思理旧絮。
稽首念佛恩,焚香礼昏莫。

秋日杂诗二十首其一

更残响檐溜,始知是秋雨。

滴沥差可人,荒阶咽蛩语。

迢迢鸡后鸣,漏刻浩难数。

重温秋衾梦,今宵又何许。

闲愁来何从,残梦去无绪。

翻经义未了,聊可排尘虑。

老喜尝新粇,寒思理旧絮。

稽首念佛恩,焚香礼昏莫。

赏析: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轼的《秋日杂诗二十首》之一。这是一首描写秋天景色和感受的诗歌。全诗以“秋”为主题,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述,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首句“更残响檐溜”,描绘了夜晚时分,屋檐上的水滴声更加明显,让人感觉仿佛是在下雨的景象,也暗示着秋天的到来。

第二句“滴沥差可人,荒阶咽蛩语”,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夜晚,滴水的声音虽然有些凄凉,但是蟋蟀的叫声却显得更加清晰,给人一种孤独的感觉。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蟋蟀的叫声赋予了人的情感,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

第三句“迢迢鸡后鸣,漏刻浩难数”,描述了鸡的啼鸣声越来越远,而时间的流逝却是如此快速,让人难以把握。这里的“迢迢”和“浩难数”都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叹和无奈之情。

后面的几句都是对诗人个人情感的抒发,如“重温秋衾梦,今宵又何许”、“闲愁来何从,残梦去无绪”、“翻经义未了,聊可排尘虑”等,都表达了诗人在秋天这个特殊的时刻,内心的迷茫、焦虑、孤独和思念等复杂情感。

最后两句“老喜尝新粇,寒思理旧絮”,则是通过吃新饭和整理旧衣物的行为,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坚持和对过去的怀念。这里既有生活中的小事,也有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展望,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

这首诗通过描写秋天的景色和自己的感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对自然、对人生的深深思考和感慨。同时,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才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