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堂夜雪清如水,丽竖远山夹棐几。
貂冠翠被宫锦袍,摩挲银管修唐史。
烛花舒光墨涌波,暖寒双进金叵罗。
回看青简还自笑,兰台蚕室当如何。
诗句解释:
玉堂夜雪清如水 - “玉堂”通常指代皇帝或贵族的住所,这里可能暗指一个文学或学术的环境。”夜雪”则形容了雪景的安静和美丽。”清如水”则强调了雪的纯净和清澈,就像水一样没有杂质。
丽竖远山夹棐几 - “丽竖”可能指的是书桌上摆放的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中的一种,即笔。而”远山”则形象地描绘了笔杆的形状,好像远处的山峰一样高耸。”夹棐几”则意味着这些文具被放置在一个木质的桌子(棐几)旁边。
貂冠翠被宫锦袍 - “貂冠”是一种古代贵族常用的帽子,以貂皮制成,象征身份高贵。”翠被”则是指绿色的被子或毯子,这里可能指的是文人的文房用品之一,如书案或者书桌。”宫锦袍”则可能指的是一种华丽的布料制成的衣服,用于保护身体。
摩挲银管修唐史 - “银管”可能指的是一种古代的书写工具,如笔或簪。”修唐史”则表明这是在编纂或研究唐代的历史。
烛花舒光墨涌波 - “烛花”指的是点燃的蜡烛上的火焰,形状像花朵。”舒光”表示光亮。”墨涌波”则形容墨水流动的样子,如同波浪一般。
暖寒双进金叵罗 - “暖寒”可能指的是温度的变化,冬天与夏天。”双进”则表示同时进入。”金叵罗”是一种古代的容器,可能是用来盛放液体的器皿,比如酒或茶。
回看青简还自笑 - “青简”可能指的是古代的竹简,是古代书籍的主要载体。”还自笑”则表明在回顾过去的工作时会有些自嘲。
兰台蚕室当如何 - “兰台”可能指的是皇家图书馆或档案馆的地方,象征着权威和知识。而”蚕室”则可能指的是古代用于养蚕的地方,也暗示了知识的积累和传承。
译文:
玉堂之夜的雪花清澈如水,远处的山峰被灯光映照出清晰的轮廓。
戴着貂皮帽子,身穿翠绿的披风,手持着宫中的锦绣笔筒,细心地打磨着唐朝的历史。
蜡烛的光芒照亮了书房,墨水如同波浪般涌动,温暖和寒冷同时降临。
回首审视那些古老的竹简,不禁让人感到有些好笑,因为这些都是过去的知识积累。
如果将这种知识比作蚕室中的丝茧,那么未来的发展又将何去何从呢?赏析:
这首诗是宋子京修史时的一首小诗,通过描绘夜晚书房的景象,展现了他对历史的热爱和对学问的追求。全诗通过对雪月等自然景色的描绘,以及对文房四宝、烛花、墨波等细节的刻画,展现了古代学者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特别是最后两句“若将此志比蚕室,将来发展复如何?”更是寓意深远,表达了对于未来的期望和对历史发展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