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头双剑匣龙虎,绣涩悲吟卷毛羽。
宵来光怪横甲兵,弥天倒写修罗雨。
柴门白浪平江湖,天宫岖峨地极孤。
闪电金蛇裂如线,惝恍岂知天有无。
有人用管量天咫,我笑斯人梦梦耳。
山僧贻我补山歌,使我沉忧霍然起。
南条天高岭千叠,何人移置沙湾里。
长沙铜柱不曾腐,规外星辰九嶷补。
东海扬尘未移日,剩水残山何足数。
眼前突兀见此堂,摩空浴日开洪荒。
长歌仰视天苍苍,河曲智叟徒徬徨。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亿的作品,全诗共有八句,每句五字,押韵为“上平十灰”和“下平七阳”。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

第一句:“床头双剑匣龙虎,绣涩悲吟卷毛羽。”

  • 床头:指床头的兵器架,可能是指诗人在床边放置了两把宝剑。
  • 双剑:指床上有两把剑。
  • 匣龙虎:指剑匣中藏有龙虎图案,象征着威猛和力量。
  • 绣涩悲吟卷毛羽:形容剑匣中的剑被绣制得精细,同时暗示诗人悲愤的情绪和内心的哀愁。
  • “卷”可能是笔误,应该是“卷曲”。

第二句:“宵来光怪横甲兵,弥天倒写修罗雨。”

  • 宵来:指夜晚时分。
  • 光怪:指奇异的光怪现象。
  • 横甲兵:指天空中出现的奇异景象像是横亘在甲兵之上。
  • 弥天倒写:形容天空中的景象颠倒反常,仿佛从天上倒写下来。
  • 修罗雨:指的是佛教中描述的一场猛烈的雨,也被称为“血雨”。

第三句:“柴门白浪平江湖,天宫岖峨地极孤。”

  • 柴门:可能是一个简陋的家门。
  • 白浪:指江面上的波浪。
  • 平江湖:形容江面平静,没有波涛。
  • 天宫:指天空中的宫殿,这里用来形容天边的景色壮观。
  • 岖峨:形容山路崎岖不平。
  • 地极孤:形容地势极为险峻,像极了孤独的山峰。

第四句:“闪电金蛇裂如线,惝恍岂知天有无。”

  • 闪电:指闪电划破天际的景象。
  • 金蛇:形容闪电如同一条金色的蛇。
  • 裂如线:形容闪电的光芒像线一样细长。
  • 惝恍:形容疑惑不解的状态。
  • 岂知天有无:表达了一种对未知世界的疑惑和感慨。

第五句:“有人用管量天咫,我笑斯人梦梦耳。”

  • 有人用管:指有人使用测距仪器来测量天的距离。
  • 量天咫:形容距离之近,如同用手指就能触及。
  • 我笑斯人:表示嘲笑那些自以为是的人。
  • 梦梦耳:形容那些人愚蠢而又自大的样子。

第六句:“山僧贻我补山歌,使我沉忧霍然起。”

  • 山僧:指居住在山上的僧人。
  • 贻我补山歌:意味着僧人赠给我一首描写山林之美的歌曲。
  • 沉忧霍然起:形容听了这首歌曲之后,我心中的忧愁突然消失,变得愉快起来。

第七句:“南条天高岭千叠,何人移置沙湾里。”

  • 南条:可能是指南方的一条道路或山脉。
  • 天高:形容天空高远。
  • 岭千叠:形容山峰重叠,如同千层。
  • 何人移置沙湾里:表达了对某个人将山水景观从其他地方移到这个地方的疑问和感叹。

第八句:“长沙铜柱不曾腐,规外星辰九嶷补。”

  • 长沙铜柱:指的是位于长沙的一座古代铜柱。
  • 不曾腐:说明这座铜柱历经岁月仍旧坚固不衰。
  • 规外星辰九嶷补:表达了对星辰运行规律之外的天文现象的赞美和惊叹。

第九句:“东海扬尘未移日,剩水残山何足数。”

  • 东海扬尘:指东海上的尘土随风飞扬。
  • 未移日:意味着太阳的位置并未改变。
  • 剩水残山:形容残存的山水景象。
  • 何足数:表达了对这些景象的轻视,认为它们不值得过多地评价或留恋。

第十句:“眼前突兀见此堂,摩空浴日开洪荒。”

  • 眼前突兀:形容眼前的景物突兀而立,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 见此堂:表明诗人眼前出现了这样一座堂屋。
  • 摩空浴日开洪荒:形容堂屋高耸入云,如同沐浴在朝阳之中,展现出宏大的景象。

第十一句:“长歌仰视天苍苍,河曲智叟徒徬徨。”

  • 长歌:指放声歌唱。
  • 仰视:形容向上观看,仰望天空。
  • 天苍苍:形容天空辽阔无垠,令人感到广阔无边。
  • 河曲智叟徒徬徨:表达了诗人对于宇宙和人生的哲理思考,以及对智者无言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述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和诗人的情感世界,同时也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考和人生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