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窗摊书宿灯火,石鼎联句皆笙竽。
堂中高咏者谁子,得非草窗东谷无。
此图盘礴非草草,想见阁笔还操觚。
有竹庄中好宾主,寒冰栗玉清眉须。
携画归来水月舫,兄弟赏鉴频叹吁。
收藏岂乏牙签插,爱惜宁将寒具洿。
清平之世忠孝家,有此识字耕田夫。
吾祖风流良可继,子孙不耕且读何其愚。
呜呼,不耕且读何其愚。

石田翁画奚川八景图歌

石田翁,姓郑,名履安,字公寿,号石田。他是元代的画家和诗人,尤以山水画著称。他的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深受人们的喜爱。他的诗作也颇有名气,其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这首诗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我们来解读这首诗的首句:“纸窗摊书宿灯火,石鼎联句皆笙竽。”这句话的意思是:夜幕降临,我坐在纸窗下,点燃蜡烛读书。窗外,月亮高悬,星星点点。此时,我在石鼎上联句,吟咏诗词。这些诗句都是笙竽之声,充满了和谐与韵律。这里的“笙竽”指的是古代乐器,象征着和谐与美。整句话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夜晚场景,为全诗定下了基调。
我们来看第二句:“堂中高咏者谁子,得非草窗东谷无?”这句话的意思是:在厅堂中吟咏的人是谁呢?难道不是草窗先生的弟子吗?这里的“草窗”指的是元代著名画家倪瓒,他擅长山水画,被称为“倪黄”。这里用“草窗”来形容倪瓒的弟子,表示他们都是倪瓒的高足。这句话表达了对倪瓒弟子才华的赞美之情。
第三句:“此图盘礴非草草,想见阁笔还操觚。”这句话的意思是:这幅画作并非匆忙而成,可见作者用心良苦。这里的“盘礴”指的是绘画时的状态,意指作者在作画时专注而投入。整句话表达了对这幅画作精细入微和作者深厚功力的赞赏。
第四句:“有竹庄中好宾主,寒冰栗玉清眉须。”这句话的意思是:在竹庄中有好的宾主,如同寒冷中的冰霜和玉石一般清纯俊逸。这里的“竹庄”指的是一处风景秀丽的山庄,象征着高雅脱俗的意境。整句话表达了对主人高雅气质的赞赏,同时也暗示了画作中景物的高洁之美。
第五句:“携画归来水月舫,兄弟赏鉴频叹吁。”这句话的意思是:带着画作归来后,我们在水月舫上欣赏、品鉴。这里“水月舫”是一处雅致的水上游船,象征着闲适的生活情调。整句话表达了对画作欣赏时的愉悦心情以及与亲朋好友共同分享的喜悦之情。
第六句:“收藏岂乏牙签插,爱惜宁将寒具洿。”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的收藏岂止于牙签插?我们珍惜每一件藏品,不愿让它受寒受湿。这里的“牙签插”指的是收藏品中的精品,象征着珍贵与价值。整句话表达了对藏品珍视之情以及对收藏环境的呵护之心。
第七句:“清平之世忠孝家,有此识字耕田夫。”这句话的意思是:在一个清平安和的时代,这样的家庭是忠诚和孝顺的代名词。这里“识字耕田夫”指的是勤劳朴实的农民,象征着勤劳与智慧。整句话表达了对家庭美德的赞扬以及对勤劳农民的尊敬之情。
第八句:“吾祖风流良可继,子孙不耕且读何其愚。” 这句话的意思是:我的祖先们有着卓越的才华和风度,他们的子孙如果不再耕种,只是读书,那就太愚蠢了。这里“子孙”指的是家族成员,表达了对家族后代的期望与担忧。整句话表达了对家族传统和文化传承的重视以及对后代发展的关注。
最后一句:“呜呼,不耕且读何其愚。” 这句话的意思是:唉,如果不从事耕种,只是读书,那真是太愚蠢了。这里的“不耕”指的是不务正业,沉迷于学问而忽视实际劳动;“且读”指的是只注重书本知识,而不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整句话表达了对勤奋工作和全面发展的强调以及对单纯读书而忽视实践的批评之意。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赞颂石田翁画作的诗歌。通过对画作的描述和对主人人品的赞美,表达了对石田翁及其作品的敬仰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画作的细腻描绘,也有对主人人格魅力的颂扬。同时,通过对家族传统的传承与期待,以及对后代发展的关注,展现了作者对家族文化的尊重和对未来发展的思考。整首诗既体现了元代文人的审美追求,又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