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亭苦唱情多,其奈新声水调何。
谁解梅村愁绝处,秣陵春是隔江歌。
《读豫章仙音谱漫题八绝句呈太虚宗伯并雪堂梅公古严计百诸君子其三》是明末清初钱谦益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通过描绘牡丹亭的情歌和梅花村的愁绪,表达了诗人对于艺术与情感的深刻理解和感悟。以下是这首诗词的具体分析:
诗词原文:
牡丹亭苦唱情多,其奈新声水调何。
谁解梅村愁绝处,秣陵春是隔江歌。关键词解析:
- 牡丹亭:通常指的是元代马致远的杂剧《梧桐雨》,其中描述了一段悲欢离合的故事。在这首诗中,牡丹亭象征着对美好爱情的追求与无奈。
- 水调:可能是指一种曲调或音乐风格,暗指戏曲中的唱腔。
- 梅村:可能是指南宋诗人范成大的田园诗,如《梅村集》。这里的“愁绝处”表达了作者在自然美景中所感受到的情感深度。
- 秣陵春:秣陵即今南京,春天的景色常被文人墨客用来抒发情感。
- 赏析解读:
- 第一句“牡丹亭苦唱情多”,表达了对戏剧中情感表达的感慨。牡丹亭作为爱情悲剧的象征,其深情演唱让人感动,但同时也透露出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冲突。
- “其奈新声水调何”进一步揭示了对传统戏曲艺术形式的担忧,认为新的演唱方式难以超越旧有的艺术水平。
- “谁解梅村愁绝处”则是提问,询问是否有人能理解那种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愁绪。
- “秣陵春是隔江歌”则将视角扩展到更广阔的空间,通过对比南北的春天,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家乡和故人的思念。
通过对《读豫章仙音谱漫题八绝句呈太虚宗伯并雪堂梅公古严计百诸君子其三》的逐句释义及赏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诗人的艺术追求以及他对情感与自然之美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