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白双钩又不分,丹铅甲乙正纷纷。
针锋小字巾箱本,狼藉僮奴满陌焚。
【注释】
飞白:书法术语,形容笔力挺劲有力。
双钩:古代的篆刻方法之一,即用刀在石上刻出文字和图案。
丹铅:丹砂和火石,指朱红色印泥和墨汁。
甲乙:指天干,即甲、乙等字。
巾箱本:《汉书》中有《急就篇》,为汉代人所作,后被编入巾箱中,故称。
狼藉:杂乱无序的样子。
僮奴:仆人。
焚:烧毁。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借题发挥,对画面上的“小字”作了一番评说。第一句“飞白双钩又不分”,写小字的书写特点,飞白,指笔力挺劲有力;双钩,指篆书笔画起落分明,刚柔相济。两句写出了小字的字体特征,既表现了其挺劲有力的特点,也突出了其起落有致、刚柔相济的艺术效果。第二句“丹铅甲乙正纷纷”,写小字的用色特点,丹铅,指红黑两色的印泥或墨汁;甲乙,指天干。两句写出了小字用色的特点,既突出了其浓淡有致、变化多端的艺术效果,也表明了其用色之繁复。第三句“针锋小字巾箱本”,是对前面两句的进一步说明,小字,指小楷,是汉隶书的简称,是汉字书法的一种体式。巾箱本,指《急就篇》一书,因其常装在巾箱之中而得名。两句写出了小字的来历和用途,既表现了其简练质朴的特点,也表明了其实用之广泛。最后一句“狼藉僮奴满陌焚”,是对前面几句的补充,意思是小字书写得乱糟糟,到处都是,甚至仆人们都烧掉了这些手稿。这句既是对前面几句的总结,也表达了作者对这些小字的价值的认识和态度。整首诗通过题画的形式,从书法技巧、用色特点、字形结构等方面,对小字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评价,既体现了小字的艺术特色,也表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