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席驼羹宣赐稀,金盘行酒着珠衣。
笑他寒饿东方朔,自拔鸾刀割肉归。
《灯屏词十二首其三》是一首充满深意的诗作,由王彦泓创作,具体分析如下:
- 诗词原文:
御席驼羹宣赐稀,金盘行酒着珠衣。
笑他寒饿东方朔,自拔鸾刀割肉归。
- 诗句翻译:
- “御席驼羹宣赐稀”:皇帝赏赐的用骆驼肉做的美味佳肴很少。
- “金盘行酒着珠衣”:人们用金子制作的盘子盛着美酒,身穿珍珠制成的衣服。
- “笑他寒饿东方朔”:嘲笑那些在寒冷中挨饿的文人如东方朔。
- “自拔鸾刀割肉归”:自己从皇帝那里拔出了刀子,割肉回家。
- 赏析:
- 主题探讨:本诗通过描述宫廷中的奢华生活,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风气和权力游戏的批判。诗中“御席”一词,不仅指食物,也象征着高位与权力的象征,而“稀”则表达了这种生活的奢侈与不实际。
- 人物象征:东方朔作为古代著名的滑稽诗人,以其机智和幽默著称。诗中的“寒饿”形象地描述了他的生活状态,与宫廷中的富丽堂皇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诗人对于不同生活方式的感慨。
- 艺术手法:这首诗采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对偶、比喻等,使得诗歌语言华丽而富有表现力。特别是“笑他寒饿东方朔”一句,运用了双关语,既指人又指物(东方朔的形象和遭遇),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深度。
《灯屏词十二首其三》不仅是一篇描写宫廷生活的诗歌,更深层次地反映了诗人对人性和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学中对于权力、奢华与真实生活之间关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