酾酒椎牛壁垒开,三军大嚼殷如雷。
百年父老争欢笑,曾吃谁家汤饼来。
【诗句解读】
- 酾酒椎牛壁垒开,三军大嚼殷如雷。
- 百年父老争欢笑,曾吃谁家汤饼来?
【注释解析】
- 酾(shī):斟酒,指为军队准备酒食。
- 椎(chuí):敲击,此处指用槌子捣碎。
- 壁垒(bìlěi):古代军营外围的围墙和障碍物。
- 殷(yān)如雷:形容声音响亮,像雷声一样。
- 百年:指很长时间。
- 父老(lǎo):老人。
- 汤饼(tāngbǐn):一种面食,这里泛指食物。
- 谁家:哪个人家,指代不具体,可能指某家或某人。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军营中的盛大宴会场景。诗人在诗中通过“酾酒椎牛壁垒开,三军大嚼殷如雷”两句,生动地展现了士兵们围坐一起共享美食、欢声笑语的场景。士兵们饮酒作乐,敲打着牛角乐器,发出震耳欲聋的响声,场面热烈而欢快。
诗人通过“百年父老争欢笑,曾吃谁家汤饼来?”两句,将读者的注意力引向那些年迈的老人。他们与士兵们一同分享这难得的欢乐时光,脸上洋溢着笑容。这种场景让人想起了那些已经离世的人,他们的笑声似乎还在耳边回荡。
整首诗通过对比军营中的热闹与年迈老人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过去岁月的怀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战争带给人民的苦难和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