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宝繁华噩梦长,西田茅屋是西庄。
最怜清夜禅灯畔,村犬声如华子冈。

【注释】奉常:官名,汉光禄勋,唐初改名太常。王烟客先生:指王维。西田园记:即《西郊行役》。寄题十二绝句:指王维的组诗《西郊杂兴》十二首。其一:第一首。天宝:唐玄宗李隆基年号(742—756)。繁华:繁荣昌盛。噩梦长:意谓美好时光一去不返,如做了一场噩梦。西田:泛指西边的田野。茅屋:简陋的房屋。西庄:指西郊的庄园。最怜:特别怜爱。清夜:深夜,寂静的夜晚。禅灯:僧人点起的油灯。村犬:农村里的狗。声如华子冈:比喻声音如同山冈上回响,华子冈是晋代诗人郭璞游历时所到之处,此处以之形容犬吠之声。

【译文】

大唐盛世已远去,西田茅屋是故地。

尤其喜爱那深夜,禅灯下的犬吠声。

【赏析】

这是一首题咏《西郊杂兴》组诗中的第一首,描写作者在长安西郊的田园风光和农家生活,抒发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及对现实的不满之情。

诗的前两句写“天宝之荒”。前一句说“天宝”时代,长安城内豪华富丽的景象已不复存在,只剩下“梦”而已;后一句则从时间方面说,昔日辉煌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这两句诗把过去与现实对比鲜明地表现出来了,使读者很容易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悲愤不平之情。“西田茅屋”,“茅屋西庄”,这些词语都给人以朴实的感觉,但“西田”、“茅屋”、“西庄”却透露出一种凄凉、萧条的气氛。这种气氛不是由环境的恶劣造成的,而是由于作者内心的感受而引起的。他的内心充满了痛苦和悲哀。这种痛苦和悲哀并不是因为自己没有能力改变现状,而是因为这种现状违背了他内心的理想和愿望。所以,尽管他身处荒凉之地,心中依然怀有一片希望。

后两句诗是全诗的关键所在。诗人用一个“最怜”字将读者的情感引向深处。在深夜里,他看到僧人们点燃了油灯,静静地坐在佛堂里打坐参禅,这时,他忽然听到远处传来犬吠的声音——这是一种十分普通的声响,但在此时此刻它却显得异常地刺耳和刺耳。“最怜”二字,不仅表现了他的惊讶、厌恶和不满,也表现了他内心的孤独和寂寞。同时,这个声响还唤起了他对于乡村生活的怀念。于是,诗人不禁想起了故乡的宁静和美好。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眼中的田园景象来表达他对现实的不满。虽然现实已经远去,但诗人仍怀念着那个美好的年代。这种情感既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真实想法,也表现了诗歌的艺术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