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声摇曳发阳阿,急雪停云舞袖多。
骨节会歌声解舞,请君评泊道如何。
【注释】阳阿:山名,在今山东泰安县南。泊道:指隐居山林的道理。
译文:歌声摇曳,发源于阳阿山,急雪停云,衣袖飘舞多。
骨节会歌解舞,请君评道如何?
赏析:此诗为李白赠与美女秀姬的诗歌之一。前两句写景,后两句议论。全诗构思新颖,想象奇特,富有诗意。
歌声摇曳发阳阿,急雪停云舞袖多。
骨节会歌声解舞,请君评泊道如何。
【注释】阳阿:山名,在今山东泰安县南。泊道:指隐居山林的道理。
译文:歌声摇曳,发源于阳阿山,急雪停云,衣袖飘舞多。
骨节会歌解舞,请君评道如何?
赏析:此诗为李白赠与美女秀姬的诗歌之一。前两句写景,后两句议论。全诗构思新颖,想象奇特,富有诗意。
九月十一日次固镇驿恭闻泰昌皇帝升遐途次感泣赋挽词四首 其二 妖星频贯扫,白气久缠绵。 将作荒三殿,材官哭九边。 起居宫掖秘,清削御容传。 国史徵何代,三朝并一年。 诗句释义 1. 妖星频贯扫:描述天空中的不寻常现象,即“妖星”频繁地出现并扫过天空。 2. 白气久缠绵:形容天上的云气长时间地缠绕、不散去,常用来比喻某种不良情况或不幸事件持续存在。 3. 将作荒三殿:即将要进行大规模的修缮工程
【注释】 九月初二日:九月初四。遗诏:皇帝的死前命令。奉神宗显皇帝(徽宗)遗诏于京口成服哭临:遵照皇帝生前的命令,在京口为徽宗服丧哭泣。 北极升遐日:即“升遐之日”,指皇帝驾崩的日子,古人常以北极星代指南极,故称帝位在天上曰“北极”。 南徐恸哭时:南徐州是当时宋朝的一个重镇,徽宗曾在此居住并改年号为“建中靖国”,所以此处用“南徐”代徽宗。 攀髯生有愿:意指想追随皇帝的遗命而行事。有愿:有所期望。
【注释】: 九月初二日奉神宗显皇帝遗诏于京口成服哭临恭赋挽词四首 其三 在宥群方理,高居庶物新。 天为摧丑虏,地不爱金银。 杨柳深宫月,梧桐别院春。 升平多故事,载笔询遗民。 【赏析】: 《九月初二日奉神宗显皇帝遗诏于京口成服哭临恭赋挽词四首》是唐代诗人李德裕所作的七言律诗组。此诗组以挽词形式表达了对神宗遗诏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其去世的惋惜之情。全诗共六句,每句都紧扣主题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表达技巧及诗人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赏析”,然后分析诗歌的内容,理解诗歌的意境、情感,最后根据诗歌的写作手法、表现手法等进行分析。答题时言之有理即可。 “太妊胎而教”意思是说:我怀胎之时即受母亲的教导,“甘盘学后臣”意思是说:我学习了甘盘那样的贤后为臣之道,“营斋尝念母”意思是说:我营建斋室时常怀念母亲,“步祷为忧民”意思是说
春风 午枕眠方足,晴窗曝未终。忽吹新白发,知是旧春风。 物候惊柔绿,心情怕软红。可怜春未老,送我向江东。 注释与赏析: 1. 诗句解析: - 午枕眠方足:午时休息,睡眠刚刚满足,形容睡眠的舒适和充足。 - 晴窗曝未终:天气晴朗,打开窗户让阳光照射,但尚未彻底晒干。 - 忽吹新白发:春风突然吹拂带来了新生的白发,暗示岁月的流逝。 - 知是旧春风:似乎能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又像是回到了过去的春天。
让我们逐句分析这首诗: 1. 九月十一日次固镇驿恭闻泰昌皇帝升遐途次感泣赋挽词四首 其一: - "九月十一日" 指的是诗歌发表的日期。 - "次固镇驿" 是指诗人在途中的住宿站。 - "恭闻泰昌皇帝升遐途次感泣赋挽词四首" 说明这是一系列关于哀悼皇帝的句子。 - "其一" 指第一首,也就是本诗的第一部分。 2. 御极恩方布,登遐诏巳刊: - "御极" 是指皇帝即位。 - "恩方布"
《渡江二首·其一》是清朝诗人王士祯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京江南北路,不到十馀年: 这里指的是作者的家乡位于京南,距离京城只有一条南北向的小路,而这条小路并不长,因此不到十年。 - 岁月看如此,风波意眇然: 岁月如同眼前的这条道路,虽然不长,但是经历的风波和变化却很大。这里的“意眇然”表达了作者对于时间流逝和世事变迁的感慨。 - 浮生催渡客,宦况钓鱼船:
注释: 九月初二日,奉神宗显皇帝遗诏于京口成服哭临,恭敬地赋挽词四首。 竹符颁郡国,玉几罢音徽。 率土悲风动,敷天泣露晞。 清霜明秘器,红叶掩容衣。 恸哭江城暮,秋笳起落晖。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神宗显皇帝的追怀之情。 第一联“竹符颁郡国,玉几罢音徽”写的是朝廷颁发了皇帝的遗诏,人们开始按照遗诏的规定行事,皇帝去世的消息传遍天下。 第二联“率土悲风动,敷天泣露晞”
《渡江二首·其二》是明朝诗人童轩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山城如画里:描述了一座山城,如同画中一般美丽。这里的“山城”指的是某座具体的城市或区域,而“如画里”则形容其景色如画一般美丽,给人以美的享受和艺术的想象空间。 2. 一棹亦悠哉:用“一棹”指代船,意味着在江上划船也是一种悠然自得的活动。这里的“悠哉”表达了划船时的轻松和自在
九月十一日,我到达固镇驿恭听泰昌皇帝升遐的消息。在路途中感慨万分,赋诗挽词四首。其四 凭几将传命,垂衣尚视朝。 重阴才见晛,遍雨不崇朝。 德自三旬著,功难百世祧。 吾君幸有子,十六诵唐尧。 注释: 凭几将传命:倚靠在几案旁边传达命令。 垂衣尚视朝:即使身着便装也要上朝处理政务。垂衣,即穿着便装;朝,指处理政务。 重阴才见晛(yù),遍雨不崇朝:浓密的云层刚出现阳光,大雨也不持续一整天。
春夜听歌赠秀姬十首其八 注释:烛花(蜡烛上的火花):形容歌声动人心魄,使蜡烛上的火花也为之闪烁。舞傞傞:舞蹈姿态。揭艳歌:弹奏艳丽的歌舞曲。只有氍毹不解语:只有地毯不会说话。勾留红袖似回波:留连在舞者身旁就像水中的倒影。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描绘春天夜晚歌舞的诗歌,通过细腻的描述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艺术魅力和诗意
【注释】 兰缸:指灯烛,这里泛指灯光。乌栖:指乌鸦栖宿。漏点:指计时的滴漏。花西:指花丛的西边。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春夜赏歌的情景。诗人在月下赏歌,歌声美妙动听,使人心醉神迷,但歌声还未停歇,郎就已酩酊大醉了。此时,皎洁的明月已从花丛的东边移至西边,照到地上,把月光映得斑驳陆离。这美景和良辰都为赏歌而存在。诗人对赏歌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首联写兰缸如昼,歌声缭绕不绝,夜色深沉;“乌栖”二字
注释 歌罢轻身下舞筵,歌场如月舞如烟。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歌声一停,我便轻盈地跳到舞筵上。舞会的气氛如同天上的明月一样明亮,又像烟雾一样飘渺。 侬今也解寻他梦,三日歌声在耳边。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我现在也能体会到他的感受了。那三天里,我每天听到他的歌声,仿佛他就在我的身边。 赏析 《春夜听歌赠秀姬十首》是一首描绘男女之间情感交流的诗歌。全诗通过对音乐、舞蹈、歌声等元素的描述
注释:春夜,指歌伎的演奏。口,指歌唱。叶,指歌声中的声音。宫商,古代五声音阶中的两种,分别代表“宫”和“商”。耳辩词,辨别歌曲中的词句。一声偷误恰先知,指歌伎在不经意间唱出了曲子中的精华部分。安歌顾曲谁兼得,指谁能够同时掌握唱歌和听音乐两方面的技能。惊倒当筵老曲师,指歌伎的演唱技艺高超到让在座的老曲师都感到震惊。 赏析:这首诗以赞美歌伎的技艺为主题,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歌伎们在舞台上的魅力
【注释】《春夜听歌赠秀姬十首》是一首七言绝句。“春夜”即春天的夜晚。“赠秀姬十首”即以十首诗来赠送给美丽的女子秀姬。“霓裳”即霓裳羽衣曲,相传为唐代大音乐家李龟年所传。这里代指乐曲。“九歌”即楚辞中的《九歌》,这是屈原的杰作,也是楚辞中最早的一篇作品。“天上少人猜”是说天宫中很少有能猜得透这曲子的人。“明珠”即珍珠,这里代指美女们的眼睛。“不信明珠换得来”是说这些珍珠般的美女,怎能用明珠去换取呢
【注释】: “当歌”四句:在唱歌的时候,理解到唱歌的真谛。无限的情意从歌声中流露出来。唱到被夫君所怜惜的时候,琴弦和管乐就弹奏得更加急促了;在唱腔中,簇拍部分特别清晰。 “就中”句:在唱腔中,簇拍部分特别清晰。 赏析:《春夜听歌赠秀姬》是唐代诗人李白为他的爱人所写。此诗通过描写音乐与歌唱之间的关系来表达对秀姬深深的爱意。首句点明主题,即唱歌时的理解;第二句表明唱歌能传达无限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