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老花残木叶秋,西风斜日总牵愁。
天涯大有多情客,不忍经过燕子楼。
诗句释义与赏析
《徐州杂题五绝句·柳老花残木叶秋》解析
- 诗词原文与翻译
- 诗词原文
柳老花残木叶秋,西风斜日总牵愁。
天涯大有多情客,不忍经过燕子楼。
- 翻译与注释
柳树已老,花儿凋零,木叶落尽,秋天的气息扑面而来。秋风斜阳,总是牵动着诗人的愁绪。天涯海角,有着许多多情的游子,他们不忍心再经过那座曾经见证爱情的燕子楼。
- 诗意解读与情感表达
- 诗意解读
诗中通过描写秋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生命短暂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爱情的美好回忆和对现实的无奈之情。
- 情感表达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悲伤、怀旧与无奈交织。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诗人将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抒发出来,让人感受到了他内心的孤独与痛苦。
- 关键词解释与分析
- 关键词解释
“柳老花残”指的是春天的结束和夏天的到来,象征着生命的短暂和时间的流逝。“木叶秋”则代表着秋天的萧瑟和落叶归根的自然规律。“西风斜日”则是大自然中的风雨交加,象征着人生的艰难和坎坷。“多情客”指的是那些充满感情的人,他们常常被命运所困扰,无法摆脱心中的忧愁。“燕子楼”则是古代的一个著名建筑,象征着爱情的终结和历史的沧桑。
- 赏析
-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语言,成功地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哀愁和思念的世界。它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更体现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这首诗不仅是一篇咏物诗,更是一部情感丰富的散文诗篇,值得细细品味和深入探讨。
- 创作背景与作者信息
-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在徐州的生活经历有关。徐州作为古代的一个重要城市,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资源。诗人可能在游览这座古城时,被其美景所吸引,进而触发了灵感创作出这首诗。
- 作者信息
钱谦益(1582-1664),字受之,号牧斋,晚号蒙叟,东涧老人。明末清初著名的文学家、历史学家、书画家。他的诗词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为后人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