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年乐事总迷离,似病如魔我自知。
谢客且为无事饮,过江聊作有情痴。
花闲歌好闻莺处,柳外妆残堕马时。
寂寞纸窗书几夜,寒灯一穗雨如丝。

【注释】

残年乐事:指岁暮时节的欢乐之事。总迷离:总令人感到迷惘。似病如魔:好像病了又像有魔障一般。自知:自明、自觉。谢客:辞去客人。无事饮:没有事情喝酒解闷。过江:从江北来。聊作:姑且当作。有情痴:有感情的痴迷。花闲歌:即“花间歌”,唐教坊曲,本为小令,后发展成长调。莺:黄莺,这里代指莺歌。柳外妆残堕马时:即“妆残堕马时”,指春日柳绿时女子梳妆打扮,然后骑马出游。寂寞纸窗书几夜,寒灯一穗雨如丝:指在寒冷的夜晚里,只有一盏微弱的灯火映照着,四周寂静得如同细雨落在纱帘上的声音一样轻柔。

【赏析】

《岁暮杂怀八首》共八首,这是第二首。

这首诗开头两句写诗人在岁暮时节的种种感受和心情。岁暮时节,是一年中最为欢乐的时候。但诗人此时的心情却并不欢畅,相反却充满了迷惘。这迷惘,既来自对世事的感慨——似病如魔;更来自自己内心的反省——自知。这两句,既是写景,又是抒情。接着两句,写诗人因迷惘而借酒浇愁的情景。他谢绝了客人的邀请,独自饮酒消愁,以排遣心中的不快。“过江”二字,表明诗人是在江南度过这个不眠之夜的。

三、四两句,诗人由饮酒过渡到赏花听莺。他在江边漫步,耳畔传来清脆悦耳的黄莺歌声。这时,他突然想起春天来了,于是便来到杨柳依依的岸边,观赏那些刚刚化完妆的女子骑马游春。这两句,既写出了江南春天的美好,又写出了诗人赏春时的愉悦心情。

五、六两句,写诗人深夜在孤独的书房里写作的情景。他点燃了一盏孤灯,静静地坐在书桌前,沉浸在书中世界里。这一夜,他写了许多诗篇。这两句,既表现了诗人深夜苦吟的精神风貌,又暗示了他心中所存的不平之气。

最后二句,写诗人在寒夜独坐时的心境。他虽然身处孤独之中,但他仍坚持着读书写字。这两句,一方面表达了他孤寂中的坚贞不屈,另一方面也透露出他的忧国之情。

此诗主要写诗人岁暮时节的生活情趣与内心情怀。它既表现了诗人面对人生的迷惘与反思,又表现了诗人在孤独中坚守信念的坚强意志。因此,可以说这是一首充满哲理意味的人生诗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