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帝当年歌《大风》,欢留父老乐融融。
谁知将相和调后,更有君王赏宴同。
每饭未尝忘巨鹿,故居犹是念新丰。
旌旗十万云中驾,休拟登台出塞雄。
汉文帝幸代图
赏析《汉文帝幸代图》历史韵味与情感表达
- 诗歌原文
汉帝当年歌大风,欢留父老乐融融。
谁知将相和调后,更有君王赏宴同。
每饭未尝忘巨鹿,故居犹是念新丰。
旌旗十万云中驾,休拟登台出塞雄。
- 诗句翻译
- 汉帝当年歌大风:汉文帝时期,皇帝歌颂《大风》之曲,表达了他对人民欢乐的欣赏。
- 欢留父老乐融融:皇帝的喜悦之情也感染了父老,使得他们感到欢乐和融洽。
- 将相和调后:后来国家政治稳定,君臣和谐。
- 更有君王赏宴同:在宴会上,君主与臣子共享快乐。
- 每饭未尝忘巨鹿:每当吃饭时,皇帝都不忘对巨鹿的怀念。
- 旌旗十万云中驾:军队的旗帜如云般壮观,皇帝御驾亲征。
- 注释解释
- 汉文帝:指汉朝第六位皇帝刘恒。
- 歌大风: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以抒发豪情壮志。
- 父老:指当地的百姓。
- 出塞雄:出自杜甫的《前出塞九首·其六》,表示英勇出征之意。
- 作者简介
冯溥,明末清初山东益都人,字孔博,一字易斋。他于顺治三年考中进士,康熙年间曾任文华殿大学士等职,性刚直,不畏权贵。在北京寓所辟万柳堂,常与名士饮酒作诗。他的诗文集有《佳山堂集》。
- 创作背景
《汉文帝幸代图》创作于明朝末期,冯溥通过描绘汉文帝时期的盛世景象,表达了对那个时代的赞美与怀念。这首诗通过对帝王生活细节的刻画,展现了当时的政治清明、社会和谐以及人民安乐的生活状态。同时,诗中也流露出作者对于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当下生活的珍视。
- 赏析要点
- 诗歌结构分析:从开头到结尾,层层深入地描绘了汉文帝时期的景象,展示了当时社会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生活。
- 情感表达手法:诗人通过细腻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对汉文帝时代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 主题思想探讨:诗中所表现的是封建社会中理想政治的状态,反映了当时社会和谐与人民安乐的理想境界。
- 艺术手法运用:通过对比、象征等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性和可读性。
- 历史意义
- 反映历史现实:诗中的描写不仅反映了汉代的繁荣景象,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稳定性和经济的繁荣发展。
- 传承文化价值:通过对汉文帝时代的赞美,传递了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和价值观。
- 启示现代思考:诗中所体现的社会和谐理念和人民幸福生活的追求,对现代社会仍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 读者建议
- 深入了解历史背景:阅读此诗之前,建议读者了解汉朝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以便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情感和作品的主题。
- 品味古典文学魅力:尝试通过朗读或默读来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领略古典文学的独特魅力。
- 探讨时代精神价值:可以进一步思考这首诗中所体现的时代精神和历史价值,以及它们对当代社会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