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云千里乱吴峰,落叶微闻远寺钟。
目尽长江秋草外,美人何处采芙蓉?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明确要求,然后根据注释理解诗意,最后把握情感,分析手法和语言特色。
远眺:远远地望着,眺望着。
暮云千里乱吴峰,落叶微闻远寺钟。
夕阳西下时分,远处天空中飘荡着层层的暮霭;在吴地的山岭之上,随风起伏,仿佛是无数片落日余晖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片无边无际的黄昏。我站在江边,听到那从远处寺院传出的阵阵钟声,回荡在空旷的原野上,久久不散,令人心旷神怡。
目尽长江秋草外,美人何处采芙蓉?
我放眼望去,只见眼前江水滔滔,一直延伸到远方。江边的草丛里还残留着秋天的痕迹。此时此地,我心中不禁生出一种莫名的惆怅,不知道那位美丽的佳人此刻身在何方?她会不会也在这片江边采着荷花、采摘着芙蓉呢?
【答案】
译文:
暮霭笼罩着千里吴地的群山,随风飘荡的落叶仿佛听到了远处的寺庙钟声。
夕阳西坠,我伫立江头,望着滚滚东去的长江,直到江岸的秋草尽头。不知那美人是否在江边采摘着荷叶,采到了几枝盛开的芙蓉?
赏析:
此诗作于唐德宗建中二年(781)秋,当时李白在长安任职,因权臣李林甫排斥而失意。此诗首联写景,描绘了一幅晚霞与落木相映成趣的画面,渲染出一种凄凉萧瑟的氛围。颔联写望中所见,江水茫茫,秋草萋萋,诗人心中无限感慨,却无处诉说。颈联写望中所思,“美人”二字,既指自己思念的人,也暗指那些失意的文人。末联写望中的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