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衣揽夜色,遂适湖干趾。
喧籁息近听,林峦敛遥视。
千峰寒月中,万壑疏钟里。
三潭弄浮烟,因风荡为水。
浮汀渔唱人,过浦箫声起。
佳游领支公,雅调及高士。
霜月满归途,宵深情未已。
月夜从愚庵大师陈际叔徐世臣湖干闲步
披衣揽夜色,遂适湖干趾。
喧籁息近听,林峦敛遥视。
千峰寒月中,万壑疏钟里。
三潭弄浮烟,因风荡为水。
浮汀渔唱人,过浦箫声起。
佳游领支公,雅调及高士。
霜月满归途,宵深情未已。
【注释】
披衣揽:披衣,即穿脱衣服。揽,即抓住、把握。
遂适:于是,就。
喧籁:指夜晚的虫鸣声。
林峦:树林和山峰。
千峰:无数山峰。
寒月中:冷清的月光下。
万壑:万条山沟。
弄:飘动。
浮烟:雾气。
因风荡为水:随风飘荡成了水波。
汀:水边的平地。
渔唱人:渔船上唱歌的人。
过浦:经过渡口。
高士:高尚而有学问的人。
霜月:指初秋时节的月光,也比喻人的白发。
【赏析】
此诗是作者在秋天游览西湖时写的一篇游记。全诗以“月夜”为主线贯穿始终,描绘了诗人游湖时所见所闻的景色,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感慨。诗人通过对夜晚的宁静和美丽景色的描述,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领悟。同时,诗中的一些词语如“千峰”“万壑”“浮烟”“浮汀”等都形象生动地描述了西湖的美景,使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诗意和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