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曾闻有十洲,逸人骑鹤恣遨游。
直超尘世三千界,亲见神仙十二楼。
月带寒潮浮碧屿,云移芳树接丹丘。
中流我欲乘槎去,只恐迷茫犯斗牛。
【解析】
此诗为七言律诗,前四句描绘海上仙境之景。首联“海上曾闻有十洲”,诗人以想象的方式,描绘海上曾听人说过的海外仙乡;“逸人骑鹤恣遨游”一句则具体地表现了仙人骑鹤自由游玩的场景。颔联“直超尘世三千界,亲见神仙十二楼”两句是描写仙人在海中所见的景象。尾联“月带寒潮浮碧屿,云移芳树接丹丘。”两句写诗人想乘槎去仙岛,但又怕迷失方向而误入斗牛星。
【答案】
①海上曾闻有十洲,逸人骑鹤恣遨游。(海上曾经听说过海外仙乡,仙人骑着白鹤尽情游玩。)②直超尘世三千界,亲见神仙十二楼。(一直超越了凡尘的三界,亲自看见了仙人居住的楼阁。)③月带寒潮浮碧屿,云移芳树接丹丘。(月亮带着寒冷的潮水漂浮在碧绿的岛屿上,云彩移动着芳香的树木连接着丹红色的山丘。)④中流我欲乘槎去,只恐迷茫犯斗牛。(我想要乘坐木筏到海上仙岛去,恐怕迷失方向冒犯了北斗七星。)赏析:
《摩云顶观海》是唐代诗人刘长卿的一首七律。这首诗写诗人乘槎访仙的奇遇及所见美景,表达了诗人向往神仙世界、追求精神自由的豪迈情怀。全篇构思精巧,想象丰富,意境高远。
开头两句“海上曾闻有十洲,逸人骑鹤恣遨游”。诗人从海上仙境入手,用“曾闻”一词,表明自己对于海上仙境的了解是道听途说,并非亲身经历。诗人之所以如此描述,是因为海上仙境是仙人修炼成仙的地方,诗人无法亲眼见到仙人的生活,只能从传闻中想象其逍遥自在的生活状态。接下来,诗人进一步描绘了仙人骑鹤恣意游玩的情景:“直超尘世三千界,亲见神仙十二楼”。这两句是对前面两句的补充与展开,将仙人的游历范围扩大到了整个宇宙,同时强调了仙人生活的超凡脱俗。
第三联“月带寒潮浮碧屿,云移芳树接丹丘”紧承第二联而来,描绘了诗人乘槎至海上仙岛时所见到的自然景观。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将月色、寒潮、大海、岛屿等自然元素融入诗句之中,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氛围。特别是“云移芳树接丹丘”一句,更是将仙境中的自然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
最后两句“中流我欲乘槎去,只恐迷茫犯斗牛”则是诗人对此次乘槎访仙经历的总结。诗人在经过一番奇遇后,心中充满了感慨与期待。然而,当他准备踏上归途时,却发现自己的方向可能已经迷失在了茫茫大海之中。这两句既是诗人对此次经历的回顾与反思,也是对人生旅途中可能存在的迷茫与困惑的一种隐喻。
整首诗语言简练明快,意境优美动人。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力与独特的视角,将一个神秘的海中仙境呈现在读者面前。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自己的理想追求与精神追求,使这首诗成为一首富有哲理与诗意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