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几朝朝立鹭鸶,苔檐露折野棠枝。
荒台千尺非无意,不与旁人再下丝。

注释:石几朝朝立在钓台,苔檐上露水折断了野棠的枝条。荒芜的钓台有千尺高,不是无意,也不会与旁人再攀援。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钓鱼台上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深的自然风光画卷。首两句写景,“石几朝朝立鹭鸶,苔檐露折野棠枝”,形象地描绘了钓鱼台上自然景观的优美,鹭鸶栖息在石几上,苔檐下的露水滴落在野棠树的枝头。这两句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钓鱼台周围自然环境的美丽。

第三句“荒台千尺非无意”,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他对钓鱼台的感情。他认为这个荒芜的台子并不是无意为之,而是有其深远的意义和价值。这里,诗人用“非无意”来表达他对钓鱼台的珍视和重视。

第四句“不与旁人再下丝”,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钓鱼台的看法。他认为这个台子不会被他人轻易得到或占据,它的价值是无法估量的。这里,诗人用了一个典故,即“下丝”,意指下棋时的一种策略,即在对方下子后,自己再走一步棋,以保持自己的优势。诗人用这个典故来强调钓鱼台的独特性和珍贵性,表示他不会轻易让钓鱼台落入他人之手。

整首诗通过对钓鱼台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也体现了他对自由和独立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