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药不二里,名泉寻翠峰。
中多耐霜果,上有负暄松。
一鸟下香国,无人鸣晚钟。
未能常襆被,看雪过残冬。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描绘了翠峰寺的美丽景色和宁静的氛围。下面是逐句翻译和赏析:

第一句:行药不二里

  • 注释:行医,即指治病救人。
  • 赏析:诗人在旅途中行走了大约二里路,这可能意味着他正在前往翠峰寺的路上。这里的“行药”与后面的“名泉”相结合,表达了一种寻找自然美景和寻求心灵平静的愿望。

第二句:名泉寻翠峰

  • 注释:“名泉”指的是有名的泉水,而“翠峰”则是指青翠的山峰。
  • 赏析:诗人来到了一个风景如画的地方,这里不仅有美丽的风景,还有清澈甘甜的泉水。这里的“名泉”与“翠峰”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第三句:中多耐霜果

  • 注释:中,指中间部分。
  • 赏析:这里的“耐霜果”很可能是指那些能在严寒中生长的水果,这样的水果往往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坚韧的性格。

第四句:上有负暄松

  • 注释:负暄,意为接受阳光的照射,使草木生长。此处形容松树。
  • 赏析:这里的“负暄松”可能是指那些能够在阳光的照耀下茁壮成长的松树,这样的松树象征着坚韧和生命力。

第五句:一鸟下香国

  • 注释:香国,通常指香气四溢的国家或地方。
  • 赏析:鸟儿飞下来,落在香气弥漫的地方,这可能意味着翠峰寺附近有一种令人心旷神怡的香气。这里的“一鸟”与“香国”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

第六句:无人鸣晚钟

  • 注释:鸣,指发出声音。
  • 赏析:没有其他人在这里鸣响晚钟,这可能意味着这是一个宁静的所在,人们在这里享受着夜晚的宁静和安宁。这里的“无人”与“晚钟”形成了一幅静谧的画面。

第七句:未能常襆被

  • 注释:袱被,指携带被褥。
  • 赏析:诗人在这里表示自己无法常常带着被褥来到这里,可能是因为这里的环境让他觉得舒适,不想离开。这里的“未能常”与“襆被”形成了反差,突显了诗人对这里的留恋之情。

第八句:看雪过残冬

  • 注释:残冬,指即将过去的冬天。
  • 赏析:最后一句“看雪过残冬”可能是诗人在看到雪花飘落的景象后,感慨时间过得很快,冬天即将过去。这里的“看雪过残冬”与前面的景色描写形成了一种对比,让读者更能感受到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整首诗通过对翠峰寺周边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的“未能常襆被”、“看雪过残冬”等词句也透露出诗人对人生短暂和时光流逝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