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月已在天,余霞犹隐树。
柔橹漾清波,直随塔影去。
不闻水际钟,但闻烟中语。
借问隔船人,僧庐向何处。
诗句释义及赏析
第1句:“新月已在天,余霞犹隐树。”
- 关键词:新月、余霞、天、隐树
- 注释:此句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象,月亮刚刚升上天空,余晖还映照在树上,形成了一幅宁静的画面。
- 赏析:这句诗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新月与余霞进行对比,既突出了月亮的美丽,又衬托了余霞的朦胧美,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
第2句:“柔橹漾清波,直随塔影去。”
- 关键词:柔橹、清波、塔影、漾、去
- 注释:诗人看到一只轻柔的船桨划动,泛起一圈圈清澈的波浪,船只随着塔影的方向驶去。
- 赏析:这句诗通过视觉和听觉的结合,展现了船行水面的景象,让人仿佛置身于水乡之中。
第3句:“不闻水际钟,但闻烟中语。”
- 关键词:水际、钟、烟中、语
- 注释:此处没有听到水边传来的钟声,只能听到烟中传来的对话。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远离喧嚣、寻求心灵宁静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诗歌的主题。
第4句:“借问隔船人,僧庐向何处?”
- 关键词:借问、隔船人、僧庐、向何处
- 注释:诗人忍不住询问那隔船的人,他的僧庐(寺庙)现在在哪里?
- 赏析:这句诗通过直接的对话形式,展示了诗人对未知事物好奇的心理,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僧人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赏析
这首《寻光福寺》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古诗。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如新月、余霞、柔橹、清波、塔影、水际钟等,通过这些意象的组合,展现了一幅幅美丽而宁静的画面。同时,诗人也通过提问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于未知事物的好奇和探索心理。整首诗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读来令人心旷神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