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山下见卢龙。
三盘始上三峰。
欲去依依暮钟。
可怜明月,秋来之照边烽。

《天净沙 塞上 其七》是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的作品,此诗通过描绘诗人在塞外看到的景象来表达他对边疆的深切情感。下面是对这首诗及其注释和赏析:

  • 诗句解读:《天净沙 塞上 其七》描述了在盘山脚下看到的卢龙(可能是地名),三峰之上,诗人欲行而依依不舍地听着暮钟,最后以明月照耀边烽结束。这里的”卢龙”、”三峰”和”边烽”都是地理或历史的象征。
  • 译文参考:《天净沙 塞上 其七》的译文如下:
盘山下见卢龙,三盘始上三峰,欲去依依暮钟;    
可怜明月,秋来之照边烽。    
  • 关键词注释
  • 盘山:可能指代某个山脉,因其下有“卢龙”,可能是指一个地名或者是自然地貌。
  • 卢龙:古代地名,位于今天的什么地方不详,但在此诗中可能具有特殊的含义。
  • 三峰:指山峰有三座,这里可能象征着某种高峰或者险峻。
  • 边烽:烽火台,用于边防报警的设施,象征边疆的警戒和防御。

《天净沙 塞上 其七》不仅是一首描写边塞风光的诗歌,更蕴含了诗人对于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刻思考。它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述,引发读者对于边疆安危、历史沧桑的无限遐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