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门一线浮图。
黄云半塞飞狐。
雪尽莺花未藓,骆驼鞍暖,春宵卧过庐奴。
【赏析】
这首《塞上》是元代散曲家萨都剌的组诗作品之一。全诗共八首,此为其中的第三首。“关门一线浮图”,描写了边关的险要形势。“黄云半塞飞狐”,写景抒情,抒发了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雪尽莺花未藓,骆驼鞍暖,春宵卧过庐奴”,描写出一幅春日边关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关门一线浮图”,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在边关上,只有一条线可以进入,这就像一座浮在空中的塔,十分壮观。这里的“门”是指长城的关口,而“一线”则形容其狭窄。“浮图”则是指佛塔,这里用来形容边关上的长城就像是一座佛塔一样高大雄伟。这句诗既描绘了边关的壮丽景象,又表现了作者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战争的厌恶。
“黄云半塞飞狐”,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天空中弥漫着黄色的云雾,半壁山峦之上,飞狐正在盘旋。这里的“黄云”指的是黄河上的黄尘,而“飞狐”则是一种生活在沙漠中的狐狸,它们常常出现在黄土高原上。这句诗既描绘了边关的自然风光,又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片土地的热爱和眷恋。
“雪尽莺花未藓,骆驼鞍暖,春宵卧过庐奴。”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虽然白雪已经融化,春天的气息已经到来,但是这里的环境依然寒冷。骆驼鞍子已经暖和起来了,而春宵也已经过去。这里的“庐奴”是指一个地名,可能是指诗人曾经居住过的一个地方。这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于边关生活的艰辛和不易,又展现了他对春天的喜爱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