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条边,榆叶塞,惊沙自卷。
雕羽屋、苦风吹散。
乍寒天,已凄惨,夕阳偏晚。
白羊王,紫驼女,为客作、汉军儿饭。
饮馀杏酪,弄深芦管。
好貂裘、乍生春暖。
正玄冰,冻黑水,海州休返。
少卿庐,子卿窖,欲寻去、马愁天远。

【注释】

甘州:今甘肃省张掖市。令:官名,这里指刺史。柳条边:即柳条河,流经甘州城西。榆叶塞:即榆林口,是甘州西北的关隘。惊沙:风卷起的黄沙。雕羽屋:用雕翎装饰的房屋。苦风:强风吹来时发出的声音。苦:形容风声凄厉。汉军儿饭:指军中士兵所吃的食物,这里指羊肉和米饭。白羊王:匈奴呼韩邪单于的儿子。紫驼女:西域少数民族女子。紫:一种颜色,这里指西域。客:对异族的泛称。作:做,指做饭。汉军儿饭:指汉人军队的士兵吃饭。饮馀杏酪:喝了未尽的杏子酒。弄深芦管:吹响芦管,发出悠扬的声音。好貂裘:好的皮袍。生春暖:指春天来了,感到温暖。玄冰:冬天的寒水。黑水:黑龙江。海州休返:不要回到海州去。海州,即今辽宁海城,当时属上谷郡管辖。少卿庐:即少卿故宅、少卿墓,在今山东济南市长清区。子卿窖:即子卿故宅、子卿墓,在今山东济南市长清区。欲寻去:想去看望。马愁天远:骑马的人因为天太远而感到忧愁。

【赏析】

这是一首边塞诗。诗人通过描绘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表达了自己对家乡深深的思念之情。全诗语言朴实无华,却充满了浓厚的抒情色彩。

首联写景,点出甘州地理位置之特殊。柳条边、榆叶塞,都是描写边境的自然景观,同时也暗示了战争的频繁与残酷。惊沙自卷,写出了风沙的肆虐,也反映了边疆人民的艰苦生活。雕羽屋、苦风吹散,则形象地描绘了风中摇曳的景象。乍寒天的凄凉,夕阳的晚暮,都衬托出了边塞的寒冷和孤独。白羊王、紫驼女的出现,又为画面增加了一丝生动的色彩。他们为客作饭,为汉军儿饭,展现了边关将士们的生活状态。饮馀杏酪,弄深芦管,更是将边关的生活细节描绘得栩栩如生。好貂裘、乍生春暖,正玄冰、冻黑水,海州休返,这些诗句不仅描绘了边关的环境变化,更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之情。

中间两联,则是诗人对边疆生活的深刻体验和感悟。少卿庐、子卿窖,分别指代着诗人的故乡和故居,它们都位于边关附近,距离战场不远。欲寻去、马愁天远,表达了诗人想要回家的心情,但又担心路途遥远而无法成行。这种矛盾的情感,更加凸显了边塞生活的艰辛。

尾联则通过对比,进一步突出了边塞生活的艰辛。海州休返,意味着不能回到家乡;少卿庐、子卿窖,则是远离家乡的地方;欲寻去、马愁天远,则是对回家之路的渴望和无奈。这种对比,使得诗人的思乡之情更加强烈,也使得边塞生活更加艰难。

这首诗通过对甘州边关景色的描绘和对边关生活的深入体验与感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之情。同时,它也揭示了边塞生活的艰辛和无奈,以及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