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酒江城暮,逢君赴帝京。
春华思庶子,岁晚见刘生。
好友多闻达,中原罢甲兵。
骅骝相顾去,记取赠鞭情。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手法及思想感情的理解。作答时,首先读懂诗句的意思,理解其背景,同时要结合写作手法分析,注意赏析的要点是:诗歌的情感表达。本题要求逐句释义,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作答时要抓住关键句子进行赏析。第一二句:“把酒江城暮,逢君赴帝京。”这两句诗写诗人送别友人的情景。诗人在江边送别的地点“把酒”,点染出一种离别的气氛。“暮”,点出了送别的地方是黄昏时分。“把酒”二字,既写出了诗人送别的场景,又渲染了气氛。“江城”即指长江之滨的城市,这里暗喻长安城。“帝京”指京都长安。“逢君”,就是遇见了朋友。“赴”,去往。“赴帝京”就是前往京城。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与朋友分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第三四两句:“春华思庶子,岁晚见刘生。”这两句诗是作者在告别朋友后对朋友的嘱托。春天花开的时候思念朋友,岁末的时候希望朋友能够考取功名。“春华”指春天的美好时光,“庶子”指普通百姓的儿子。“岁晚”指一年即将结束的时候,“刘生”指朋友的名字。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朋友深深的祝福和期望。第五六句:“好友多闻达,中原罢甲兵。”“闻达”指有名望、有才德。“甲兵”指兵器。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美好祝愿。中原战争停止,天下太平;朋友一定会有好的前途。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良好祝愿。尾联:“骅骝相顾去,记取赠鞭情。”尾联写朋友离去时,骏马相互望着主人离去的情景,表现了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惜别的深情。“骅骝”指骏马。“相顾”指互相看着。“记取”的意思是记住。“赠鞭”指赠别时赠予朋友的礼物。这两句诗表现了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惜别的深情。综合上述分析,可概括为:这首诗通过送别友人的场面,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切关怀和美好祝愿。

译文:

我把酒杯送到了江边暮色中,和你一起去往京城赶考。

春天到来的时候思念你这位平民百姓的儿子,岁末的时候希望你能够考上功名。

你的朋友有很多都官居高位,中原地区已经没有战事了。

骏马互相看着主人远去,请记住我送你的赠鞭之情。

赏析:

首联“把酒江城暮,逢君赴帝京”,写诗人在江城送别友人的情景。首联中的“把酒”二字,既交代了自己是在江城送别友人,又渲染了别离的氛围,而“暮”字则点明了送别的时间。“江城”即指长江之滨的城市,这里暗喻长安城。“帝京”指京都长安。这两句表达了诗人与挚友临别依依、难舍难分之情。

颔联“春华思庶子,岁晚见刘生”,写诗人与友人分别后对友人的深深祝愿。“春华”指春天的美好时光,“庶子”指百姓的儿子。“岁晚”指一年将要结束的时候。“刘生”即友人的名字。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美好的祝愿,希望友人能够在春天里获得美好的人生(或事业),岁末的时候能取得成就(或成功)。

颈联“好友多闻达,中原罢甲兵”,写朋友的美好祝愿。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良好祝愿。中原战争停止,天下太平;朋友一定会有好的前途。

尾联“骅骝相顾去,记取赠鞭情”,写友人离去时,骏马相互望着主人离去的情景,表现了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惜别的深情。尾联写的是作者在送别友人时所说的话。“骅骝”指良马。“相顾”指互相看看。“记取”的意思是记住。“赠鞭”指赠别时赠予朋友的礼物。这两句诗表现了作者对朋友的美好祝愿和深厚友谊。

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情景交融,含蓄蕴藉,真挚感人,体现了唐代诗歌的现实主义精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