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雨迷津馆,惊风阻客船。
柳塘倾晚涨,草屋闭朝烟。
近县投无地,悬江泛到天。
南州徐孺榻,相对是何年。
《阻水小浇津馆怀徽之》是明代诗人毛奇龄所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释义:
- 积雨:
- 描述:积雨使得河流的水位上升,迷住了通往津馆的道路。
- 象征意义:雨水象征着生命的流逝和时光的积累。
- 惊风:
- 描绘:猛烈的风使得船行受阻,增加了旅途的艰难。
- 情感表达: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不安和对自然力量的恐惧。
- 柳塘倾晚涨:
- 景象描绘:傍晚时分,柳树摇曳,倒影在水面上,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 文化内涵:柳树在中国文化中常常象征着离别和思念。
- 草屋闭朝烟:
- 场景描写:草屋在早晨烟雾缭绕之中,透露出一种宁静而古朴的氛围。
- 哲学思考:反映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一种向往和对繁华世界的反思。
- 近县投无地:
- 境遇描述:形容诗人在县城附近感到无处安身,处境十分窘迫。
- 心理描写:反映了诗人在困境中的无助和焦虑。
- 悬江泛到天:
- 行动描写:诗人选择在江面上游,以逃避陆地上的困难。
- 冒险精神:展现了诗人不惧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
- 南州徐孺榻:
- 地点提及:南州指的是南方的一个州府,徐孺是指徐稚,即南洲的贤人。
- 历史典故:引用古代贤人的事迹来表达对高尚品德的追求。
- 相对是何年:
- 哲学问题: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意义的深层次思考,以及对于时间流转的感慨。
- 人生感悟:通过对比古今,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历史长河中个体存在感的质疑。
这首诗不仅是一次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也是一次心灵的旅行,它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思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