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日将添线,中冬且放杯。
山云时覆岸,葭琯又吹灰。
柳弱春相刺,天寒腊欲催。
六阳生意动,不待异乡来。

至日将添线,中冬且放杯。

山云时覆岸,葭琯又吹灰。

柳弱春相刺,天寒腊欲催。

六阳生意动,不待异乡来。

注释:

  1. 至日将添线:“至日”指的是冬至这一天,古人认为这一天白昼最长,故用“添线”比喻白昼的增长。
  2. 中冬且放杯:冬至之后,人们开始准备过寒冷的冬季,因此把酒杯拿出来,享受一点温暖的时光。
  3. 山云时覆岸:描述山间的云彩时常在水面上飘浮,仿佛给岸边增添了一层轻纱。
  4. 葭琯又吹灰:这里的“葭”是芦苇,“琯”是古代一种乐器,用来象征时间的流逝和冬天的到来。
  5. 柳弱春相刺:春天来临,柳树开始生长,但因为天气寒冷,显得有些脆弱。这句诗通过对比春天的生机与冬天的严寒,表达了对季节变换的感慨。
  6. 天寒腊欲催:冬天的严寒如同催促,使得一切都在变化之中。
  7. 六阳生意动:冬至之后,阳气开始逐渐回升,万物复苏。
  8. 不待异乡来:意味着无论身在何处,都能感受到这个时节的变化。

赏析:

杜甫的《小至》是一首描绘冬日景象的七言律诗,诗中通过对自然现象的细腻描绘,传达出作者对时光流转、生命更迭的深刻感悟。整首诗通过对冬至前后的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敏感和对生活变迁的深刻理解。从诗中可以看到,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生,都充满了变化与不可控的因素,这反映了诗人对无常人生的感慨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