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忆姜都谏,相看意气真。
分星同碧酒,开阁让乌巾。
晏子真知己,朱云本直臣。
十年违道路,生死托何人。

诗句如下:

每忆姜都谏,相看意气真。
分星同碧酒,开阁让乌巾。
晏子真知己,朱云本直臣。
十年违道路,生死托何人。

接下来为您提供关于这首诗的详细翻译和赏析:

译文与赏析

1. 每忆姜都谏,相看意气真

  • 每忆姜都谏:“每忆”表示时常回忆,“姜都谏”指可能是指某个历史人物或事件。这里的“谏”可能指的是劝谏或进言的意思。毛奇龄可能在回忆与这位人物的交往,感慨两人之间的深厚友谊或某种精神上的共鸣。
  • 相看意气真:形容彼此间的志趣和性格非常契合,真挚无伪。这反映了诗人对过往关系的高度认可和珍视,也表达了一种理想的人际交往状态。

2. 分星同碧酒,开阁让乌巾

  • 分星同碧酒:这里使用“分星”可能指的是古代天文中的星宿或星座,而“碧酒”则是一种颜色清澈如翡翠般的美酒,暗喻清澈透明、纯净无暇。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晚,两位朋友在星空下共饮,享受着宁静与美好。这种场景常常出现在文人墨客的诗词中,象征着高洁的友谊和心灵的交流。
  • 开阁让乌巾:此处“开阁”可能指的是打开窗户或门扉,迎接清风或月光;“让乌巾”则是指摘下帽子或头巾以示谦逊。这句诗描绘了一个闲适自在的场景,朋友之间通过共同饮酒、欣赏自然美景来放松心情、增进感情。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够促进彼此间的情感交流,也能够让人暂时远离尘世的喧嚣,享受片刻的宁静与和谐。

3. 晏子真知己,朱云本直臣

  • 晏子真知己:晏子是春秋时期齐国的著名政治家和思想家,以其智慧和才能著称。在这里,毛奇龄可能是在赞美或怀念与晏子类似的人物——那些能够理解自己真实想法和情感的人。这种知己之交往往基于深厚的理解、信任和尊重,是一种难得的人际关系。
  • 朱云本直臣:朱云是西汉时期的一位直言不讳的官员,他因为敢于直面皇帝的过错而被免职。毛奇龄可能是在引用这个故事来表达对真正忠诚和正直人士的赞美。这种直臣形象通常被视为国家和社会的宝贵财富,他们不畏强权、敢于直言,为国家的利益和正义发声。

4. 十年违道路,生死托何人

  • 十年违道路:这里的“十年”可能指的是一段较长的时间跨度,暗示着诗人与某位重要人物之间因某些原因而长时间未能相见。这种分离可能充满了无奈和遗憾,因为长时间的分离意味着双方无法经常见面或进行深入的交流。
  • 生死托何人:最后一句直接表达了一种强烈的孤独感和无助感。这里的“生死托何人”意味着诗人感到无法依靠任何人来度过这一困境,需要独自面对并解决问题。这种表述可能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绝望感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这段关系的珍视和对重逢的期望。

通过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毛奇龄通过对过去友情的回忆和对忠臣的描述,展现了他对于真诚友情和忠诚的赞美。诗中通过描述朋友间的饮酒、赏月等活动,展现了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心灵相通的生活态度。此外,诗中还通过引用历史人物的故事,进一步强调了忠诚、智慧和勇气等价值观的重要性。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也传达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