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山净卷碧琉璃,紫幕红茵度水涯。
稻叶暗抽朝溉后,荷风不断午凉时。
龙堂濑浅杨王宅,鸟道云盘句践祠。
荡桨女儿归独晚,前湖新约采莼丝。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内容、表达技巧及语言特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把握全诗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是杜甫的《入江思旧游》,首句写湘湖的美景,次句写诗人游览湘湖时的感受,三、四句描写了湘湖周围的环境,最后两句描写了作者在湘湖的所见所闻。
第一联“环山净卷碧琉璃,紫幕红茵度水涯”。此联描绘出湘湖四周的山水美景,“净”写出了湘湖的清澈见底,“紫幕”指山峦的颜色,而“红茵”则是指草地的颜色,“紫幕”与“红茵”相映成趣,使整个画面色彩斑斓,绚丽多姿。
第二联“稻叶暗抽朝溉后,荷风不断午凉时”。“暗抽”即暗长之意,这里用拟人手法写出了早晨农民们灌溉稻田的景象;“荷风”则是形容午后微风拂动荷叶的风,这两句描写出了湘湖周围农民劳作的场景,同时也展现了湘湖南部美丽的自然风光。
第三联“龙堂濑浅杨王宅,鸟道云盘句践祠”。“龙堂濑”是一条小河的名称,“浅杨王宅”则是指靠近河边的杨树,“鸟道云盘”则是形容通往杨王宅的道路崎岖难行,如同鸟儿飞翔一般;“句践祠”是指句践墓,也就是越王勾践的坟墓。这三句描绘出了湘湖周围风景秀丽,道路崎岖的特点。
第四联“荡桨女儿归独晚,前湖新约采莼丝”。这一联描写了诗人的女儿在回家的路上乘舟荡桨的情景,“新约采莼丝”则是说他们之间曾经有一段美好的约定,如今却已物是人非。
【答案】
入湘湖书事其二
环山净卷碧琉璃,紫幕红茵度水涯。
稻叶暗抽朝溉后,荷风不断午凉时。
龙堂沼浅杨王宅,鸟道云盘句践祠。
荡桨女儿归独晚,新约采莼丝未还。
赏析一:
这是一首七绝。首联写景,颔联写景,颈联写景,尾联写景,四联写景。首联“环山净”三字,将湘湖四周的群山写得如玉带般晶莹剔透;“碧琉璃”三字则将山色写得如琉璃般晶莹剔透,令人赏心悦目。颔联“紫幕”二字,点明了山峦的颜色,而“红茵”二字,则点明了草地的颜色,二者相互映衬,使整个画面色彩斑斓。颈联“龙堂沼”、“杨王宅”等地名,以及“鸟道云盘句践祠”等景点,都是湘湖南部的风景名胜,让人赏心悦目。尾联“荡桨”、“新约”等词语,写出了诗人的女儿回家时的情景。
二、赏析二:
这是一首七律。首联“环山净”三字,将湘湖四周的群山写得如玉带般晶莹剔透;“碧琉璃”三字则将山色写得如琉璃般晶莹剔透,令人赏心悦目。颔联“紫幕”二字,点明了山峦的颜色(紫色),而“红茵”二字,则点明了草地的颜色(红色),二者相互映衬,使整个画面色彩斑斓。颈联“龙堂沼”、“杨王宅”等地名,以及“鸟道云盘句践祠”等景点,都是湘湖南部的风景名胜,让人赏心悦目。尾联“荡桨”、“新约”等词语,写出了诗人的女儿回家时的情景。
三、赏析三:
这是一首七绝。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写情。首句“环山净卷碧琉璃”中的“碧琉璃”三字,将山色写得如琉璃般晶莹剔透,令人赏心悦目;后一句“紫幕红茵度水涯”,则描绘出了湘湖南部的景色,使整幅画面色彩斑斓、绚丽多姿。中间两联分别写了两个场景:“稻叶暗抽朝溉后”中,描述了早晨农民们灌溉稻田的景象;“荷风不断午凉时”中,则描绘出了午后微风拂动荷叶的风,使得湘湖周围的环境更加美丽宜人。
尾联写景:“荡桨女儿归独晚,前湖新约采莼丝。”这一联描写了诗人的女儿回家时的情景。“荡桨”则写出了她们乘船回家的情景,“新约”则暗示着她们之间的美好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