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一望数峰高,雁去烟深绝羽毛。
岭海但能供荔子,滇关谁与种蒲桃。
戈连岁扰鱼龙舫,花落春温组练袍。
新息旧标江界柱,天回南畔水滔滔。
衡阳
衡阳一望数峰高,雁去烟深绝羽毛。
岭海但能供荔子,滇关谁与种蒲桃。
戈连岁扰鱼龙舫,花落春温组练袍。
新息旧标江界柱,天回南畔水滔滔。
【注释】:
①衡阳:今为湖南省衡阳市。
②数峰:指几座山。
③雁去烟深绝羽毛:大雁飞过,留下浓密的烟雾和断翅。
④岭海:五岭以南的地区。
⑤荔子:荔枝。
⑥滇关:云南省的关口。
⑦组练袍:用组帛制成的衣服,即“练”。
⑧新息旧标江界柱:新设的界标和旧有的界标,都立在江边。
赏析:
诗题中的“衡阳”,即今之湖南衡阳。衡阳是著名的旅游胜地,也是诗人杜甫、李白曾到访的地方。这首诗就是作者于唐代乾元二年(759)至乾元四年(759)间流寓衡州时所作。
首联写登高所见。首句以“数峰”写远眺的景色。山峰虽不高,但连绵不断,故称“数峰”。次句“雁去”写远行的雁群,“烟深”写天空中弥漫的烟雾。两句互文对举,写出了一幅空阔辽远、迷蒙苍远的图景。
颔联由登高见物过渡到对人事的思考。“岭海”二句写岭南荔枝,而“滇关”二句则说昆明滇池边的葡萄,都是极富盛名的特产。这二句既写物也写人,通过“只知有献纳,那识干权衡”(刘克庄《后村先生大集·送林德夫提辖》)的话,表达了当时统治者只知道收税纳贡,却不懂如何治理国家的思想,暗含着讽刺的意思。
颈联写诗人在衡州的所见所感。“戈连”句写战争频繁,人民生活困苦;“花落”句则是对百姓生活艰辛的描写。“新息”句写新设的界标;“旧标”句则说过去的界标还在,只是换了位置而已。
尾联写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天回南畔”写南方的战乱还没有平息;“水滔滔”写长江水滔滔不绝地向南流淌,暗寓国势衰微之意。全诗以景起,以情结,意境开阔,气势雄浑,感情真挚深沉,是杜甫七律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