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锡还归湘水东,丹崖翠壁旧龙宫。
早开钟磬浮云外,不尽山河宝镜中。
珠树临坛垂雨绿,金泉洗钵落花红。
高峰万仞前朝塔,谁道重来有志公。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从净土寺回到湘水东边,经过丹崖翠壁的龙宫,看到早开的钟磬声在浮云外,山河宝镜中的景象,以及珠树临坛、金泉洗钵等美景。最后表达了对重来有志公的决心和期待之情。
译文:
莲公还住净土寺。
飞锡还归湘水东,丹崖翠壁旧龙宫。
早开钟磬浮云外,不尽山河宝镜中。
珠树临坛垂雨绿,金泉洗钵落花红。
高峰万仞前朝塔,谁道重来有志公。
注释:
- 莲公:指那位住持净土寺的僧人。
- 飞锡:指僧人骑马或步行时携带锡杖。
- 丹崖翠壁:形容山崖颜色如红似碧,翠色如绿般鲜亮。
- 珠树:指树上挂满珍珠的树木。
- 金泉:指泉水呈金黄色。
- 高峰万仞:形容山峰高耸入云。
- 前朝塔:指历史久远的古塔。
- 重来:再次来到这里。
- 志公:指的是那位僧人,即诗中的莲公。
赏析:
这首诗以流畅的语言、生动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湘水东岸净土寺的美景与佛教文化的独特魅力。诗句中的山水画卷、禅意诗意,让人仿佛置身于那宁静祥和的净土之中。同时,诗人也通过赞美莲花、钟磬、珠树等意象,表达了对佛教文化的敬仰和对修行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既有对自然风光的赞美,又有对佛法的领悟,体现了诗人深厚的佛学修养和艺术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