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城高柳未垂丝,迤逦城南问故知。
城头啼鸟千般怨,病起寻人几倍思。
青山隔郭来新霁,流水当门似旧时。
相看欲采幽兰去,却恨花开迟复迟。
这首诗是诗人在春日游历郊外,与友人相遇而作。首二句写春城景色,三、四句写友人的离愁别绪,五、六句写青山新霁,流水依旧的美景,最后两句则是诗人自己的心情写照。
过大敬
春城高柳未垂丝,迤逦城南问故知。
城头啼鸟千般怨,病起寻人几倍思。
青山隔郭来新霁,流水当门似旧时。
相看欲采幽兰去,却恨花开迟复迟。
译文:
春天的京城里高高的柳树没有垂下细长柔弱的枝条,我沿着曲折的小路一直走到城南,询问老朋友的情况。
看到城头的鸟儿在哀怨地啼叫,我的病情刚刚好转,就急切地想要去找你。
青山隔着城郭传来了新雨过后清新的气息,溪水从门前流过,好像还是从前的样子。
我们互相看着,想要去采集那幽香的兰花,但花儿开得太晚了,又开得这么迟啊。
赏析:
此诗为送别之作。前二句写送别时的景物,杨柳、啼鸟、青山、新霁的天气和流淌的溪水都烘托出一种凄清的气氛;后二句写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春城”二句,写友人离别时的情事。诗人在长安城中,见城头啼鸟无数,声声哀怨,触动了他心中的悲愁,于是他想起了朋友,于是向城外走去。“城头啼鸟”是古人常用的意象,常以之象征离别之痛。“病起”,表明他身体尚未完全康复。“寻人”,表明他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青山”二句,写友人离去后的情景。“青山隔郭”点明友人已远走,“新霁”则点明此时天气晴朗,一切景物都显得格外明媚,然而这美好的自然景色并不能抚慰诗人内心的伤感。而诗人眼中的流水仿佛也失去了往日的生机,只是静静地流淌着。
“相看”二句,写诗人与友人相见时的情景。他们彼此凝视,仿佛要将对方永远地刻在心里。然而,诗人发现花已经开了,而友人却没有来,于是他感到惋惜和惆怅。这里的“采兰”和“恨花迟”都暗示了诗人内心的伤感和无奈。
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通过对春天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不舍。同时,诗中还巧妙地运用了比喻、象征等手法,使诗歌具有了更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