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飞霜色到疏林,芦雪枫丹秋已深。
民习耕渔因土瘠,天留风月绝尘侵。
山容渐老添诗料,海气凝寒动客心。
絺绤自看还敝甚,无衣空捣月明砧。

思归 其五

不飞霜色到疏林,芦雪枫丹秋已深。

民习耕渔因土瘠,天留风月绝尘侵。

山容渐老添诗料,海气凝寒动客心。

絺绤自看还敝甚,无衣空捣月明砧。

注释:不飞霜色到疏林,芦雪枫丹秋已深。这里描绘了一幅秋日的山林景色。不飞霜色到疏林,意思是秋天的树林中没有飘散的雪花,因为霜还没有降下来。芦雪枫丹秋已深,意味着秋季的芦苇和枫叶已经染上了红色,而秋天已经深了。民习耕渔因土瘠,天留风月绝尘侵,这里描绘了农民们习惯了耕种捕鱼的生活,因为他们的土地贫瘠,所以无法耕作。但是天空中的风和月亮仍然保持着清新,没有被尘埃所污染。山容渐老添诗料,海气凝寒动客心,这里的山和海都被描绘得更加有韵味,因为它们都随着时间的流逝变得更加有诗意。同时,海气凝寒也触动了诗人的心弦,让他感到一种深深的孤独和寂寞。絺绤自看还敝甚,无衣空捣月明砧,这里的絺绤指的是粗布衣服,它们已经被磨损得非常破旧,但是诗人却没有任何衣物可以更换。于是,他只能坐在月光下敲打着砧石来制作新的布料。

赏析:这首诗以“思归”为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乡土气息和人文情怀。诗人通过对秋日山林、农民劳作、自然景观以及自身情感的描绘,展现了他对故乡的深深怀念。其中,“不飞霜色到疏林,芦雪枫丹秋已深”一句,通过对比秋日的自然景色,突出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而“絺绤自看还敝甚,无衣空捣月明砧”则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在异乡的艰苦生活和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全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思乡之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