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水尽见菰茭,愁向青门折柳梢。
晓雨送归梁上燕,秋风吹动海门蛟。
河阳官阀同潘岳,邺下襟期似石苞。
尽日天街同对酒,能忘出宿在东郊。

南湖水尽见菰菱,愁向青门折柳梢。

晓雨送归梁上燕,秋风吹动海门蛟。

注释:南湖的水已经看不到了,只看见生长着菰和菱。在青门口,我愁苦地折断了柳枝。早晨的细雨送别了归家的燕子;秋天的凉风把海门的蛟龙吹起。河阳的官阀与潘岳相同,邺下的襟期似石苞一样。整天在一起喝酒,怎能忘记我在东郊出宿的日子呢?

译文:南湖水已经干涸,只剩下生长着菰和菱。我在青门口,愁苦地折断了柳枝。早晨的细雨送别了归来的燕子;秋天的凉风把海门的蛟龙吹起。河阳的官阀与潘岳相同,邺下的襟期似石苞一样。整天在一起喝酒,怎能忘记我在东郊出宿的日子呢?

赏析:诗中以“菰菱”为题,写诗人南游归来时的所见所感。首句写湖已枯涸,只见菰菱,点明时令为深秋。次句是说诗人在青门折了柳枝。杨柳是春天的象征,而今却折柳,可见其离情之重。“愁向青门”,不仅写出了诗人对故乡的依恋之情,而且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之感,以及他对自己仕途不达、怀才不遇的愤懑不平之情。三、四句写诗人在途中所经之地的情景。前两句写诗人在途中所见,后两句写他在途中所闻。从这两句中,可以看出诗人一路的行踪。

最后两句写诗人在河阳与邺下所结识的人。“河阳”指的是东汉名士潘岳,他的家就在河南孟县,这里用他来比喻自己的出身。“邺下”则是指邺城(今河北临漳西),这里用它来比喻自己目前的居处或处境。潘岳和石苞都是当时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潘岳曾被封为安平侯,所以又称为“安仁”,而石苞则是汉初开国元勋周勃之后。潘岳与石苞都曾在邺城居住过。潘岳在邺城期间曾受到曹操的礼遇;而石苞则在邺城任冀州牧,也曾与当时的大官僚交往甚密。潘岳、石苞都是作者仰慕的贤人君子。因此,在这里,作者将两人并提,既表达了对二人的敬仰之情,也流露出自己希望有朝一日能与他们一样,得到朝廷的赏识,进而建功立业的愿望。

全诗语言清新流畅,结构紧凑严密,层次分明,意境优美,充分表现出作者高洁的品格和豁达的胸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