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道路愧冥鸿,长向吴江听落枫。
画舫未逢三若下,高门只对五湖东。
冠时著作超承祚,满地兵戈忆子公。
何幸新诗能远寄,光芒百丈俨垂虹。
吴江陈启源贻诗赋酬
十年道路愧冥鸿,长向吴江听落枫。
画舫未逢三若下,高门只对五湖东。
冠时著作超承祚,满地兵戈忆子公。
何幸新诗能远寄,光芒百丈俨垂虹。
注释:
1、吴江:地名,今属江苏省苏州市。
2、冥鸿:比喻像大雁一样飞向远方。
3、三若:指陈启源的三个弟弟或侄子,他们的名字分别是“若虚”、“若水”和“若兰”。
4、五湖:太湖五大湖的总称,这里泛指吴江一带。
5、承祚:唐朝诗人元稹的字。
6、子公:指李白。
赏析:
这首诗是陈启源写给朋友吴江陈启源的一首酬答诗。陈启源于十年前来到吴江,一直在这里生活并创作诗歌。他与吴江有着深厚的感情,也见证了吴江的历史变迁。
首句“十年道路愧冥鸿”,表达了陈启源对自己在吴江的生活经历的感慨。他觉得自己就像一只孤独的大雁,一直在吴江的路上行走,没有方向,没有目标。
次句“长向吴江听落枫”,则是描绘了陈启源在吴江的生活状态。他每天都会听着秋天的落叶声,感受着吴江的景色和氛围。
第三句“画舫未逢三若下”,则进一步描绘了陈启源在吴江的生活细节。他并没有遇到他的三个弟弟或侄子,只是静静地生活在吴江的画舫之中。
第四句“高门只对五湖东”,则是描绘了陈启源对于吴江的向往和期待。他希望有一天能够看到五湖的风景,那将是一幅多么美丽的画面啊!
第五句“冠时著作超承祚”,则是称赞了陈启源的作品超越前人的成就。他的诗歌才华横溢,如同星辰般璀璨夺目。
第六句“满地兵戈忆子公”,则是表达了陈启源对历史的回忆。他怀念着过去的时代,那些战争和纷争让人们的生活变得艰难困苦。
最后一句“何幸新诗能远寄,光芒百丈俨垂虹”,则是表达了陈启源对未来的期许和祝福。他希望自己的新诗能够传遍天下,为人们带来光明和希望。
整首诗通过对陈启源在吴江的生活经历和情感状态的描绘,展现了他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依恋。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于未来的期待和祝福,让人感到温馨而充满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