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莺花满上兰,蓝舆迤逦到长安。
戴封故作西华宰,韩愈曾为岭外官。
授册远探金简丽,趋庭晓过玉堂寒。
宫衣裁罢斑斓色,犹作他时制锦看。
【解析】
这是一首七律,全诗四句,押韵平仄协调。
第一句“三月莺花满上兰”,首联写景,描绘了长安城的春色,三月的景色,满城莺歌,遍地花开,一片繁华的景象。
颔联“戴封故作西华宰,韩愈曾为岭外官。”诗人借用历史上著名的宰相和官员的事例来表达自己的志向。
颈联“授册远探金简丽,趋庭晓过玉堂寒。”诗人用历史典故来抒发自己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苦闷之情。
尾联“宫衣裁罢斑斓色,犹作他时制锦看。”诗人借典抒情,表达了对朝政的失望之情以及对个人命运的忧虑。
【答案】
译文:
三月的莺歌燕舞遍布京城的大街小巷,皇帝乘坐的蓝车一路迤逦地到了京城。
当年戴封曾任西华县宰,韩愈也曾经做过岭外的官。
皇帝颁下诏书任命我为宰相,我在朝堂之上走过的时候,感到冷风刺骨。
我裁制的宫廷服饰已做好,却仍想等到有朝一日再制锦绣。
赏析:
此诗是诗人于宪宗元和九年(公元814年)初春到长安后写的一首赠答诗。当时,唐穆宗即位,李绛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即人称的太史公。这首诗就是应李绛之请而作的。
首联“三月莺花满上兰,蓝舆迤逦到长安。”以春天的景色起兴,描绘了长安城的春色。莺歌燕舞、百花盛开,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诗人把这种景色与京城的长安联系起来,表明诗人此时的心情也是欣喜的。
颔联“戴封故作西华宰,韩愈曾为岭外官。”诗人借用历史上著名的宰相和官员的事例来表达自己的志向。
颈联“授册远探金简丽,趋庭晓过玉堂寒。”诗人用历史典故来抒发自己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苦闷之情。
尾联“宫衣裁罢斑斓色,犹作他时制锦看。”诗人借典抒情,表达了对朝政的失望之情以及对个人命运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