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尽冥鸿惜羽翰,故人相别在长安。
樽前可念唯官鲙,阙下难留是伯鸾。
前路断蓬惊岁晚,还家收稻恰天寒。
独怜垂老金台客,长过青门泪未干。

【注释】:

冥鸿:比喻高洁的隐者。羽翰:指书信。长安:指代友人所在之地。官鲙(kuài):官员们进餐时吃的鱼肉。阙下:皇宫之下,指朝廷。伯鸾:《后汉书·周举传》:“伯鸾居北堂,食若悬河;过颍水,饭如土簋。颍川人咸以为义。”后人因以“伯鸾”为清贫士子之典。青门:汉城门名,在今陕西渭南县北,因地处长安城东门外,又名东都门、东郭门、小都门。

【赏析】:

《送徐二十二还兰亭》是诗人送别朋友徐凝之作。此诗共四首,这是第二首。此诗与第一首一脉相承,只是用词更加精工而已。

首联写离别之情。“秋尽”,意谓秋天已尽。“冥鸿惜羽翰”,暗用《庄子•田子方》中伯牙鼓琴,锺子期听后赞不绝口的故事。这里以伯牙自况,表示自己对徐凝的珍视和友情。“故人相别在长安”,意思是说分别的原因在京城长安。

颔联写留连之意。“樽前可念唯官鲙”,意思是说樽前的宴会上最使人思念的是那美味的鱼脍。“阙下难留是伯鸾”,“阙下”,即指京都长安。“伯鸾”是指晋时山简,字季龙,南阳西鄂人也。少有高名,仕至安西将军。后坐事免官归家,居于襄阳城东十五里处的鹿门山。山简性嗜酒,常置酒作乐,从者数百人,妻亦为之裸体而舞。当时人称之为“醉侯”。后因以“伯鸾”作为清贫士子之典。“难留”即指难以久留的意思。

颈联写别情之苦。“前路断蓬惊岁晚”,意思是说,在即将离去之际忽然想到,前路已经断了蓬草,这年岁已经老了。“还家收稻恰天寒”,意思是说回到家里的时候正是天气寒冷的季节。“收稻”即收割稻谷,“寒”字写出了农忙时节的艰苦。

尾联写怜才之意。“独怜垂老金台客”,这里的“金台客”是借用汉代东方朔故事,说他曾经做过金马门客,后来辞官回家,过着隐居的生活。“长过青门泪未干”,意思是说,虽然自己已经老了,但是仍然要常常到老朋友家门口去看望他,并且常常流着眼泪。“过青门”,是说经过长安城东面的青门街。青门街位于长安城东门外,是一个繁华的地方,所以作者说“长过青门”。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送别友人时的惜别之情,同时也抒发了对于友人的深深怀念。语言优美、含蓄深沉,值得细细品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