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阳宪府自崔巍,玉节新颁领外台。
绣𨏥近随河朔启,赤幢高傍太行开。
五都碑记封隆烈,三辅歌传皇甫才。
却笑朱衣陪后乘,蓬山曾泛碧霞杯。
李副使之任
恒阳宪府自崔巍,玉节新颁领外台。
绣𨏥近随河朔启,赤幢高傍太行开。
五都碑记封隆烈,三辅歌传皇甫才。
却笑朱衣陪后乘,蓬山曾泛碧霞杯。
注释:恒阳宪府:指李德裕担任过的地方长官之职。崔巍:形容高大雄伟的样子。玉节:古代官员的官衔。颁领:颁发委任。外台:地方行政机构。绣𨏥:绣着龙纹的旗幡。河朔:河北地区,这里指代北方。赤幢:一种旗帜,上面画有红色。太行:山名,位于河北省西部。五都碑:即《五都功德铭》,是一篇赞美功德的诗文。封隆烈:指封演,唐代史学家、文学家,著有《封氏闻见记》。三辅:《史记》中的“西京史话”和“东都史话”,是西汉长安城和东汉洛阳城的历史记载,后来简称为“三辅”。皇甫才:指皇甫湜,唐代古文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著有《皇甫持正文集》。却笑朱衣:意为对那些身穿红衣的官员感到好笑。后乘:后面的车驾。蓬山:蓬莱山,传说中仙人居住的地方。曾泛:曾经。碧霞杯:一种酒杯名,以青绿如翠的玉石制成,相传为汉代所制。赏析:这首诗描写了李德裕出任恒阳宪府长官时的风光景象。首句“恒阳宪府自崔巍”,描绘出恒阳宪府的雄伟壮观,彰显了李德裕的威严形象。第二句“玉节新颁领外台”,则进一步展现了他作为地方长官的威风和权力。接下来的句子“绣𨏥近随河朔启”,描述了他与北方地区的联系,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北方地区的治理和关怀。而“赤幢高傍太行开”,则是对他治理能力的赞扬。接着,诗篇通过“五都碑记封隆烈”以及“三辅歌传皇甫才”等句子,赞美了他治理下的功绩和贡献。然而,最后一句“却笑朱衣陪后乘,蓬山曾泛碧霞杯”,则是对那些身穿红衣的官员的调侃,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生活的淡然和超脱。整首诗通过描绘李德裕的风采和政绩,展示了当时的政治风貌和社会风貌。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理解和态度,体现了他的智慧和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