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壮提携每及肩,何期垂老共归田。
长因亲在娱良日,最忆君曾使奉天。
焚草只愁闻向外,衔杯不觉感从前。
黄门五十为京兆,诎指于今又廿年。
姜京兆七十
少壮提携每及肩,何期垂老共归田。
长因亲在娱良日,最忆君曾使奉天。
焚草只愁闻向外,衔杯不觉感从前。
黄门五十为京兆,诎指于今又廿年。
译文
诗句1:“少壮提携每及肩,何期垂老共归田。”
注释:年轻时互相扶持,携手并肩。然而没想到到了晚年却要一同返回故乡。
赏析:这句话描绘了从青年到老年的转变,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变迁带来的感慨。通过“提携”与“归田”的对比,突出了人生的不同阶段和面临的不同选择。
诗句2:“长因亲在娱良日,最忆君曾使奉天。”
注释:因为亲人还在而常常欢聚,最怀念你曾经派去奉天的事迹。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对亲情的重视以及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诗人通过回忆与朋友之间的交往,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共同度过的时光。
诗句3:“焚草只愁闻向外,衔杯不觉感从前。”
注释:焚烧草药时担心气味散播出去,饮酒时不自觉地回忆起过去。
赏析:这里的“焚草”和“衔杯”分别代表了生活中的两种行为——处理草药和饮酒。通过这两种行为,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过去的怀念之情。
诗句4:“黄门五十为京兆,诎指于今又廿年。”
注释:担任黄门侍郎已五十载,屈指算来至今已经二十年。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变迁。通过“五十”和“廿年”的对比,突出了时间的巨大影响力,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己经历的回顾和感慨。
赏析
这首诗通过四个诗句,深刻描绘了一个人在生命的不同阶段的反思和感慨,从年轻时的美好回忆,到年老时的孤独和怀念,再到对亲情和朋友的深深感激。每一个诗句都承载着深刻的情感和哲理,让人深思。这种表达方式不仅体现了诗人的情感深度,也展示了他对生活、时间和人际关系的独特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