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下裁远衣,阶前堕秋雨。
为惜稿砧名,迟回下双杵。

注释:

灯下裁剪远地的衣物,阶前滴落秋天的秋雨。

珍惜着那制作砧石的名声,迟迟疑疑地放下了两只木杵。

赏析:

此诗描写一位妇女在灯下裁剪远地的衣物,而阶前又落下了秋天的秋雨,她为珍惜那制作砧石的名声,迟迟疑疑地放下了两只木杵。这两句是全诗的总纲,概括了诗中所写的全部内容。

第一句“灯下裁远衣”描绘的是一幅温馨的场景:女子在灯下裁剪着远方所送的衣物。这里的“灯下”二字,不仅点明了场景,更营造了一种温馨的氛围,使人仿佛能感受到女子剪裁时的专注与细心。

第二句“阶前堕秋雨”,则进一步展现了这幅画面的细节。秋雨纷纷,打湿了台阶前的地面,女子的身影在这细雨中显得愈发孤单、寂寥。然而,这也正是她珍视这份情感的表现。

第三句“为惜稿砧名”,则是对前两句的具体化。女子之所以迟迟疑疑地放下双杵,正是因为她珍视那份制作砧石的名声与地位。这既体现了女子的自尊、自信,也展示了她对自己身份地位的重视。

最后一句“迟回下双杵”,则揭示了整首诗的主题。女子之所以迟迟疑疑地放下双杵,正是因为她在犹豫是否要继续前行。这不仅表达了她的迟疑,也暗示了她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这首诗通过描绘灯下裁剪衣物、阶前落下秋雨等场景,以及女子珍视制作砧石名声、迟迟疑疑放下双杵等细节,生动地展现了一个女性在爱情、婚姻面前的矛盾与挣扎,以及对自尊、自信、独立人格的坚守。同时,这首诗也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引发了读者对爱情、婚姻、自我价值的深入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