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秋行保塞,八月诏移军。
近见沙如雪,遥看阵似云。

摩多楼子 其一

三秋行保塞,八月诏移军。

近见沙如雪,遥看阵似云。

注释译文:
《摩多楼子》是唐代李贺创作的诗。玉塞去金人,二万四千里。风吹沙作云,一时渡辽水。天白水如练,甲丝双串断。行行莫苦辛,城月犹残半。晓气朔烟上,趢趗胡马蹄。行人临水别,陇水长东西。

赏析:
此诗是一首描写边塞生活的古诗。诗人通过描绘边疆的壮丽景象以及士兵们艰苦的生活条件,表达了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争的痛苦记忆。

首句“三秋行保塞”直接点明了时间与地点,即在秋天的时候,诗人正在边疆进行军事任务。紧接着,“八月诏移军”则揭示了这一军事行动的原因是为了响应皇帝的诏令,转移军队到边疆进行防御。这两句诗通过时间和行动的设定为后续的场景打下了基础。

接下来的诗句中,“近见沙如雪”和“遥看阵似云”分别从近处和远处描绘了战场的景象。近处的沙漠如同铺满银沙的地毯,远方的战阵则如同翻滚的云层,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战场的紧张氛围和士兵的战斗激情。同时,“近见沙如雪,遥看阵似云”也暗示了一种时间的流逝感,即从眼前到远方的时间跨度,进一步加深了诗歌的艺术效果。

最后一句“行行莫苦辛”,诗人以一种深沉的语气表达了对士兵们艰辛生活的理解与同情。同时,“城月犹残半”则通过月光的残缺来象征战争的残酷,使整个场景更加充满悲壮色彩。

整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情感表达,成功地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战争与思念的边塞世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士兵们内心世界的深刻理解,诗人不仅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也展示了他对士兵的深情关怀和对历史的深刻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