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将在秦关,征吴人不还。
月明飞万马,阴使度龙山。

【注释】

汉将:这里指汉代的将军。秦关:即函谷关,位于今河南灵宝市西南,古代为秦地要冲。征吴人不还:征讨吴国的人没有回来。月明:月光明亮。飞万马:指在月下放兵如飞马一般奔涌。阴使:暗派军队。度龙山:渡过龙蛇盘卧的山脉。

【赏析】

“又翻王龙标从军行”,诗题中王龙标是李白的同代人王昌龄的字。据《新唐书·艺文志三》载,《王昌龄集》一卷,有《采莲曲二首》,其一云:“乘船采菱归,畏取荷花去。”可见王昌龄是位擅长写边塞诗的诗人,与李白齐名。这首诗是李白对王昌龄《出塞》诗的和作。

“汉将在秦关”,起句点出地点,秦关即函谷关,是古代著名的关隘。“征吴人不还”,承上句,说明作者所咏的是一首有关征讨吴国的军旅诗,但“征吴人”与“秦关”相映成趣,使人想起汉代大将陈汤曾于天汉二年(前99年)出师讨伐匈奴,在长安城下大败匈奴单于郅支的故事。

次句“月明飞万马”,描写了军容的壮观。“月明”二字用得极为传神,既写出了夜幕下的明月,更写出了月光下旌旗闪烁、战马嘶鸣的雄浑场面。“万马”,既形容军马众多,也暗示了军中将士之多;“月明”则烘托出一种肃穆而紧张的气氛。“阴使度龙山”,承接上句,描写了军情紧急,暗派部队越过龙蛇盘卧的山脉,直捣敌人心脏的战术行动。

此四句,先写汉将征吴,再写月明飞马,最后写渡兵龙山,一气呵成,构成了一幅气势磅礴的军旅图卷。

全诗采用拟人手法,以月拟汉将,以万马拟征吴之众,以阴使渡兵拟汉将渡兵,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一幅雄浑壮阔的军旅画面,体现了盛唐气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