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友满天下,既乃得此人。
何当放琅琊,同钓沧海滨。
【注释】
为同年李渔村侍讲题把钓濯足图 其四:给同是这一年的李渔村侍讲题画“把钓濯足”四字。
交友满天下:指交游很广,朋友很多。
既乃:既然。
得此人:得到这样一个知心朋友。
何当:什么时候。
放琅琊:到琅琊去。
同钓沧海滨:和李渔村一起到海边钓鱼。
【赏析】
此诗为友人李渔村侍讲而作。李氏是作者的同年,二人志同道合,志趣相投,交往甚密。在这首诗中,作者表达了对李渔村的敬慕之情。首句以“交友满天下”表明自己交友广泛;次句点出“得此人”,即找到了知音;第三句写自己渴望与李渔村同游沧海之滨;末句表达出一种愿望:“何当”二字,流露出期待之情。全诗洋溢着诗人对友人的真挚感情。
“交友满天下,既乃得此人。何当放琅琊,同钓沧海滨。”这是一首赠人之作,诗中抒发了作者对李渔村的赞美之情。
“交友满天下,既乃得此人。”意思是说,我的好友遍布天下,然而能够找到像你这样知心的朋友,真是难得的啊。这里的“既乃”是副词“既然”的意思,表示一种假设语气。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我的朋友圈子很大,但是只有你能和我心意相通。
“何当放琅琊,同钓沧海滨。”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多么希望能够和你一起去放风筝、游泳(这里指的是放风筝和游泳),共同在大海之滨垂钓,享受那份宁静和闲适。这里的“放琅琊”和“同钓沧海滨”都是比喻,用风筝来比喻垂钓,用大海来比喻放风筝和游泳的地方。
这首诗通过赞美李渔村,表达了自己对友情的追求和珍视,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内心的愉悦和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