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梧万里碧天回,君到天门瘴自开。
不识旧时贤使在,双山曾采绿珠来。

《华亭张博父子持司马书来且有求教之说于其别也诗以送之 其一》

苍梧万里碧天回,君到天门瘴自开。
不识旧时贤使在,双山曾采绿珠来。

诗句释义:

  1. “苍梧万里碧天回”:描述的是诗人对友人刘博白离开的不舍之情,通过“苍梧万里”描绘出宽广的空间距离感,而“碧天回”则表达了天空的清澈和广阔。这两句诗营造出一种辽阔而深远的景象,让人感受到离别的悲凉。
  2. “君到天门瘴自开”:这里的“天门”可能是指某个地名,而“瘴自开”则是说即使身处恶劣的环境或困难之中,也能自我克服、自我超越。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未来路途平安的祝愿和鼓励。
  3. “不识旧时贤使在”:这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与刘博白共事时光的怀念,同时也透露出他对友人未来是否能继续担任重要职务的不确定和忧虑。
  4. “双山曾采绿珠来”:这里用“双山”代指故乡或者家乡的象征,“绿珠”则是一个美丽的传说人物。诗人通过这个典故,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思念以及对故乡美好回忆的留恋。

译文:

  1. 宽广的苍梧大地,万里无垠的碧蓝天空似乎在迎接你的到来;当你到达天门的时候,当地的瘴气自然消散。
  2. 虽然你离开了,但或许在某个时空中,我们还能遇到那位过去的贤明使者,他曾经在双山采集过传说中的绿珠之宝。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杨士奇为好友刘博白改任博白时所作,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离去的不舍及对未来的美好祝愿。首句“苍梧万里碧天回”,勾勒出了一幅广阔的背景,暗示了离别的地点和环境。“君到天门瘴自开”中的“天门”可能是一个寓意深长的地方,象征某种困境或考验,但同时也是一个希望和机会的象征。“不识旧时贤使在”“双山曾采绿珠来”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共事时光的回忆以及对友人未来的祝福和期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富有哲理性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素养和对友谊的珍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