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鸦髻子绛罗裙,红烛烧残夜未分。
忽听一弹卢女曲,阶前红药坠纷纷。

【注】卢女曲:即《折杨柳》,为唐代教坊曲名。

何紫翔女弟子镏姬弹琴 其二

青鸦髻子绛罗裙,红烛烧残夜未分。

忽闻一弹卢女曲,阶前红药坠纷纷。

注释:

⑴何紫翔:唐人,字不详,生卒年不详,约公元821~896年间在世。他出身寒微,以才学知名于当时,曾官至翰林学士,但后被贬谪。其诗多描写民间疾苦和妇女生活,语言通俗质朴,风格清新自然,对后世影响很大。

⑵青鸦髻子:指女子的发髻。

⑶绛罗裙:深红色罗裙。

⑷红烛烧残夜未分:意思是红烛已燃尽,夜色还未散去。

⑸忽闻一弹卢女曲:意思是忽然听到弹奏《折杨柳》曲子的声音。

⑹阶前红药坠纷纷:意思是红色的芍药花纷纷落在台阶上。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色彩,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全诗共四句,每一句都充满了诗意,读来令人陶醉。

首句“青鸦髻子绛罗裙”,描绘了一个美丽女子的形象。她的发髻是青黑色的,穿着一件鲜艳的红色罗裙。这种服饰既显得高贵典雅,又不失女性的柔美。这样的形象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仿佛是一个从仙境中走出来的女子。

次句“红烛烧残夜未分”,则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氛围。这里的红烛已经烧尽,夜色依然没有散去的意思。这种氛围给人一种静寂、神秘的感觉,仿佛是一个神秘的世界即将展开。

三句“忽闻一弹卢女曲”,突然传来了一曲优美的音乐。这音乐来自于一个名叫卢女的女弟子。她弹奏的是一首非常经典的曲子,这首曲子的名字叫做《折杨柳》。这首曲子以其优美的旋律和感人的情感而闻名于世,是唐代教坊曲中的经典之作。

尾句“阶前红药坠纷纷”,则进一步描绘了音乐的影响。当这首曲子响起时,阶前的红芍药花纷纷落下,仿佛是被音乐所感动。这种景象给人一种浪漫、梦幻的感觉,仿佛是一个美丽的仙境即将出现。

整首诗以优美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描绘了一个美丽女子的形象和她所处的环境。通过对这个场景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热爱和追求。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于音乐艺术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感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