茏城积雪炤蒲离,壮士从军建羽旗。
此去渡河刚二月,燕支花发到车耆。

【注释】

茏城:山名,在今陕西临潼县。积雪:《诗经·周南·关雎》中有“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后即用“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成语来比喻勤劳俭朴的生活。照:映。蒲离(bēi):地名,在今河南灵宝县西。羽旗:古代军队作战时所用的羽毛做成的旗帜。此去:指此次出征。渡河:指渡过黄河。刚:才、仅仅。二月:农历二月。燕支:山名,在今甘肃敦煌市西南。花发:花开,即开花。车耆(qí):山名,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县东南,又名鸡头山。

【译文】

茏城的积雪映照蒲离,壮士们随军建起羽旗。

此次出征刚刚过了两个月,燕支山的鲜花已经盛开。

【赏析】

《从军行》共七首,这是其一。诗中以雄浑的笔墨,表现了边塞将士们英勇杀敌、建功立业的英雄形象和豪迈乐观的思想感情。这首诗是描写从军的将士们从出发到抵达燕支山的所见所感。

前四句写从军将士出发时的情状:茏城积雪,照映着蒲离;将士们建起羽旗,准备出征。这两句既点题“从军”,又渲染出征的气氛。“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描绘的是一幅劳动人民辛勤耕作、安居乐业的图景,但诗人却把它作为出征的背景,与上句“积雪”相映衬,构成一个鲜明的对比,显示出将士们的豪迈气概,为下文写将士们建功立业作了铺垫。

“此去渡河刚二月”,是说将士们出发不久,只过了两个月时间,就来到了燕支山。“刚”是副词,表示时间短暂,这里突出地表现出将士们的迅速行动和对战事的急切心情。“燕支花发到车耆”,是说将士们到达燕支山以后,只见到燕支山上的花朵开放了。这两句既写出了将士们到达燕支山的时间之短、路程之远以及路途之艰,也写出了将士们对家乡的怀念之情,更突出地表现出将士们英勇杀敌、建功立业的英雄气概和豪迈乐观的思想感情。

全诗语言朴实无华,意境雄浑开阔,气势磅礴,风格雄放豪迈,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